回到答應之后,王省很落寞,練子寧只覺得他沒有說服朱棣投降,覺得失望,就笑道:“燕逆死在眼前,他不投降,就只有死路一條。王大人,你不用介懷,只管看著就是了。”
王省草草返回了帳篷,悶坐床頭,他的雙手糾結地交叉在一起,一如他煩亂的心。
王省原是山東人,后來到了西安當教諭。他是想回家教書的,可因為柳學興起,他就毅然決定留在西安,在這片文教的貧瘠之地,留下孔孟道統的種子。
從為官,到做教書先生,王省目睹了民生疾苦,他很想替老百姓做些事情,可又總覺得力有未逮。
不過他總覺得世道會越變越好的,只要圣君賢臣,勵精圖治,就什么都不愁了。
這是王省五十年來,一直不變的堅持。
可他在西安短短的一天時間,就讓他固有的觀念受到了強烈的沖擊,一個叛賊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在大戰臨頭的時候,朱棣居然興建了十幾座學堂,讓貧苦的孩子能入學讀書!要知道他擔任教諭的幾年里,西安才增加了兩座學堂,其中還有一座就是他籌建的!
為什么?
為什么朱棣能做到,為什么一個逆賊能做到?
那些老百姓又為什么死心塌地跟著朱棣,并且打算拼死一戰?
或許他們也不是單純的發瘋,假如有人能給自己土地,讓自己讀書……設身處地想想,會不會……王省突然吸了口冷氣,他拼命甩頭,一定要把這個可怕的念頭甩出去。
他是讀書人,一個堂堂正正的讀書人。
一個秉持三綱五常的孔孟門徒。
天子有錯,臣子應該勸諫,可以苦諫,甚至死諫,就是不能反叛,不能!
王省不斷轉來轉去,嘴里喃喃自語,都沒有注意到,有人進了他的帳篷。
“王大人,宵夜送來了。”
王省突然停住腳步,猛地回頭,進來的是個高大的年輕人,黑紅的臉膛,眼睛很明亮,肩寬腰細,身形骨立,透著精明強干。
他躬身從食盒里拿出一碟一碟的小菜,最后是一碗熱乎乎的粥,用羊骨熬出來的,絕對鮮美。
“大人請用,回頭小的來收碗筷。”
此人轉身要走,王省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你……姓什么?”
“姓劉!”
“叫什么?”
“劉春,家里頭覺得我是春天生的,就給我起名叫小春!”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