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不是他們家的?”平安反問道。
小兵漲紅了臉,“說不是就是不是!他們搶的!”
“搶的?”平安沉吟道:“你小子沒撒謊吧?”
“當然沒有,我聽老人說的,那些田原來是官田,有一次發大水,都給淹了,好多百姓跑了,也有人死了。等,等水退了,這些田就變成劉家的了,原主想要都要不回來,劉家還派人打他們,都出了人命哩!”
小兵說的不算清楚,可平安也聽懂了。借著洪水的機會,變官田為私田,然后再轉租給百姓,撈取田租。
這可不僅是盤剝百姓那么簡單,更是竊取朝廷官田啊!
“這么大的事情,地方官吏就不管?”
“管?劉家給了他們錢,他們才懶得管呢!”
“真是該死!”平安氣哼哼揮拳,好好的王法,就是被這幫敗類給破壞了。想到這里,他臉上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小兄弟,咱們再聊聊,聊聊啊!”
小兵繃著臉哼道:“聊什么!快點干活吧!”
平安無奈,只得跟著一起搬運木頭。
他這次留了心,不光是小兵,還有其他人,不斷詢問……而結果越發讓他膽戰心驚。
有人要問了,大明剛剛立國,土地兼并就這么嚴重嗎?
其實吧,土地問題跟立國多長時間的直接關系不大……主要還是人口和土地,當然了,太平盛世,人口自然會增長快一些。
縱觀整個明朝,朱元璋勵精圖治,結束了元末的亂世,人口快速增長,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官方統計數字,人口6500萬。而且根據食鹽的銷售數量推算,這個數字也是合理的。
有趣的是接下來,一路發展到了明末,人口不但沒有增加,相反,還降到了五千萬左右,一個基本太平的朝代,人口居然下降了。
這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明代太差了,立國即巔峰,此后不斷走下坡路。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大量的戶口人丁別隱匿了,在官方的數據上面,根本看不出來……很多人估計,明末的人口至少在一億以上,甚至能達到一點八億。
當然了,爭論人口多少,那是學者的事情。可就是從6500萬這個數字來看。洪武末年的土地壓力也是非常可怕的,已經到了臨界點。
尤其是像江南,山東,當然也包括巴蜀平原,這些傳統的人口密集區,土地兼并的勢頭,已經顯露出來。
這也是洪武末年,老朱一再舉起屠刀別的原因所在……只可惜,光靠著抑制豪強,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必須進行一場徹徹底底的改革變法才行!
能看到這一點的你,柳淳算一個,朱棣也清楚一些,另外就是方孝孺了,老方算是朱允炆這邊,唯一意識到土地問題的人,只可惜,老方現在是舉步維艱。
“大叔。”
小兵雖然不喜平安,但還是來叫他了。
“第一批房舍蓋好了,有百姓入主,邀請咱們過去喝喜酒呢!”
平安遲愣一下,還是站起,跟著小兵過去了,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小時候,家里也遭了災……如果元朝肯救災,或許他就不會跟著先帝造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