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你在天竺盤桓了好幾個月,又是練兵,又是打仗,咱大明有什么變化,你沒關心吧?你現在就看看!”
朱棣還真沒留意,他也不覺得國內能鬧出什么動靜來,畢竟朱高熾剛剛登基,還有什么可說的……但是當朱棣拿起報紙,才看了幾眼之后,頓時就炸了!
“竊主上威福,這個于謙真是該死!”
朱棣切齒咬牙,恨不得把于謙給宰了。
要說起來,小小的于謙,干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呢?
原來他提出了一個建議,針對吏治,必須嚴格約束……一些重要的位置,比如地方的布政使,朝廷的各部尚書,還有都察院派出的巡撫,由于分管一方,責任至重。每一個人選,都要慎之又慎。
首先,要通過吏部銓選,接下來,要交給京城三品以上官員共議,當多數人通過之后,才能上奏內閣……內閣拿到名單之后,進行篩選,然后挑選一二人員,公布出名單,接受各方監督意見。
等到最后,再把確定的人選交給天子。
這套規矩非常嚴密,雖然不敢說選出來的官員,都是德才兼備。
但是有吏部和內閣的同意,又有京官的點頭,再加上各方意見……最后選出來的這個人,幾乎無懈可擊。
皇帝雖然有最終否定的權力,可一旦否定了,就等于是和所有人做對。
哪怕是朱棣,都要掂量一下,更何況朱高熾了!
“其心可誅,其人該殺!”
朱棣怒火中燒,“柳淳,這就是你選出來的好女婿!這就是你的徒弟!你給我說清楚!”
柳淳把兩手一攤,“太上皇,這事我沒什么可說啊!這不是挺好的規矩嗎?”
“好個屁!”
朱棣冷哼道:“真要是這么干了,就等于將人事之權,悉數交給了百官!這些官吏什么德行,朕豈會不知?”
柳淳沒說話,徐增壽卻又翻出了一份報紙,遞給了朱棣。
“姐夫,你再看看這個。”
朱棣接了過來,忍著肚子疼,才看了一點,就又炸了。
內閣居然提議,改革國子監。
從今往后,國子監負責教導已經入仕的官員。
也就是說,人才的培養,悉數交給了學校。
大明的科舉在柳淳任上已經名存實亡了。
現在更是進一步改革,每年招募的人數幾十倍增加,這些人被選派到各個衙門,充當書吏,接受歷練,只有表現比較好的,才會得到機會,進入國子監學習深造。
如果能進入國子監,基本上就進入了升官的快車道,前程似錦。
這也沒什么,可國子監教學的內容,讓朱棣抓狂。
里面竟然以科學為主,除了自然科學,還有社會科學……其中的經濟學,法學,如何治國,如何治理百姓……竟然都是柳淳的那一套。
也就是說,柳淳的學說,成了百官要共同學習的課程。
柳太師,名副其實!
朱棣能不著急嗎?
他如何看不出來?這幫文官根本是打著柳淳的旗號,竊取天子權柄,換句話說,朱皇帝又被架空的危險。
柳淳在朝的時候,他們君臣勉強和睦相處。
現在可好,于謙竟然直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