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前,徐孝義帶著李梅回了娘家,李梅家離得不遠,但因著剛下過大雪,路面上堆積了厚厚的一層雪花,自行車壓根就騎不了。
一大早李梅把荷葉和浩遠帶到了于晴屋內,就和徐孝仁出發要回娘家了。
于晴給浩遠和荷葉蓋好被子,連忙叫住了李梅“老大媳婦,我記得咱們屋子里不是還有半盆螃蟹和白蝦,找一些好的給你娘家拿去。”
李梅點了下頭,高興的就跑到了堂屋,直接挑了一些好的螃蟹和白蝦一并裝進了袋子里。
倆人天微微亮就出發了,李梅拎著螃蟹和蝦,徐孝義手里提了一個大豬腿和兩只母雞還有幾條魚,倆人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到了李家村。
到的時候村子里各各都是喜氣洋洋,門口上貼上了紅色對聯。
李家門口也不列外,倆人到的時候,李家孫子正在門口玩炮仗,看到李梅一個個驚喜的喊了一聲“姑,姑父。”
“哎,鐵蛋,你爺奶在家不”李梅拉起侄子的手問道。
被叫鐵蛋的立馬拉著李梅進了院子里“奶,我姑和我姑父來了。”
“梅子回來了,趕緊進屋子里,外邊多冷吧”李母的聲音從屋子里響起。
李大嫂就從屋子里出來了,看到李梅和她男人手里的東西,頓時臉色一變,笑吟吟的跑了過來“梅子,你咋這時候來了,這路上都是雪走著多不方便吧”
李大嫂客氣的說著這話,一只手直接接過李梅手里的東西放到了廚房。
李母磕著瓜子跑了出來,看到徐孝義手里的東西,一臉的笑意朝著屋子里大嗓門炫耀道“哎呦,孝仁,你這來就來了拿這么多東西干啥。
這一只大豬腿可要不少錢吧,還有這老母雞,咋長的這么大啊,還有這魚,這一條起碼五六斤重吧。”
徐孝義憨憨一笑,李梅卻是有些無語,不用說了,肯定是她大伯娘在家里,要不然她媽不會這樣子。
“趕緊回屋子里去,你大伯娘還在屋子里呢”李母說著拉著閨女就進了屋子里。
李大嫂跟著一副看熱鬧的樣子跑了進去。
進了屋子,李大伯娘看到李梅神色一僵,誰不知道老二家的閨女嫁到了徐家灣母夜叉家里,成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的比牛多,就這成天還挨訓。
平日里回娘家更是那一丁點東西。
有的時候還要靠著娘家接濟,村子里那個不是看熱鬧的,今年她才從縣城回來,就是想要看熱鬧。
可誰知道這剛回來就瞧見了這一幕,李大伯娘都要尷尬死了。
看著李梅她笑著說道“梅子,去年我和你大伯也沒能回來,今年假期多就回來了,你家幾個小的咋沒帶來啊”
“我倆來的時候天還有點黑,就把兩個小的放到我婆婆屋子里睡覺去了。”李梅坐在凳子上笑著說道。
李大伯娘卻是一臉的不相信,梅子的婆婆是出了名的混,只顧自己不顧孩子,咋可能會照顧兩個孩子。
猜測出梅子在說謊,李大伯娘一臉的憐憫道“哎,咱們家梅子命苦,也不知道啥時候能熬出頭。”
李母翻了個大白眼,要是她真的為閨女著想就好了,可自己了解她嫂子的性格,不就是裝模做樣的看熱鬧。
以前沒少背地里笑話他們家。
如今和之前不一樣了,她就等著自家大嫂那虛偽的樣子被拆穿。
“大嫂,可別這么說了,我們家梅子日子好著呢”李母說道。
李大嫂跟著說道“大伯娘,我媽說的一點也不假,我們家小妹現在日子好的很。
成天在家啥也不做,就往那一坐,就等著收錢了。”
李大伯娘一臉的懵逼,咋可能啥也不干坐著收錢。
李母一臉的自豪“嫂子,你還不知道吧,我們家親家現在在做生意,手底下飯館就有三家了,服裝廠還有一家,服裝店我聽說也有兩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