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隊友們豎起耳朵。
葉汐警惕地扭頭望了眼四周。
他們是和孩子們一起在食堂吃飯的,雖然這會兒他們在幫孩子們打完飯后聚到了一起,但周圍的小孩子依舊很多。
孤兒們很可憐,可在副本里,沒有人敢忘記他們身為“怪談nc”的身份。所以葉汐即便確定近距離范圍內沒有小孩子,也還是壓低了聲音“他們身上的線索,可能不能指望他們聊天的時候主動說。”
章啟一愣“怎么講他們不主動說,我們還能怎么辦”
葉汐道“我剛才又四處看了看,他們教室里有課桌,課桌下有桌斗,教室后還有每個人的小柜子,都是用來存在個人物品的,線索也許在他們的個人物品里。”
“比如作業、圖畫、日記本這些,都有可能。你們想想,咱們小時候是不是也都會這樣藏一些小秘密”
“此外,樓后的操場另一端還有一片桃樹林,我看很多小孩子愛去樹林里玩,樹林同樣是可以藏東西的。”
哪個小孩沒在樹林、小花園這些地方搞過“秘密基地”呢
葉汐記得自己六七歲的時候,就曾把小區角落深處一棵參天巨松下的地方作為自己和小伙伴的“秘密基地”,他們在樹下挖了個洞,再用木板和枝葉蓋住,里面藏一些小玩具小零食。
如果碰上一連幾天沒時間一起玩,他們還會趁自己有空的時候,把自己最喜歡吃的零食放兩包在洞里,等小伙伴過去的時候就可以嘗一嘗屬于小孩子之間為了分享快樂進行的一些神秘儀式。
孤兒院的孩子這么多,大概也會有這些小秘密吧。
“不過,友情提醒。”葉汐話鋒一轉,“不要忽略小孩子的內心世界極為敏感那條規則,別擅自翻他們的東西,盡量獲得許可再動手。”
“這能被許可嗎”宋欣對此毫無自信,“我小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大人翻我東西,后來去讀警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警校比普通學校更封閉,可以長年累月地不回家,有效保護個人隱私”
想到這個,宋欣有點心理陰影。她的家人對“保護隱私”這件事有近乎瘋魔的逆反心理,她一直活到18歲都不允許在家鎖門,她抗爭過,但換來的是爸媽用菜刀劈門的恐怖結果。
后來她警校畢業之后,這種情況就不復存在了,她在家里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究其原因,估計一小半是因為她長達四年的刻意規避讓她父母有所反思,更重要的是她成了一個成績優異的特警,父母不敢在她面前釋放那種控制欲了。
總之這個成長經歷,讓宋欣對“大人翻孩子物品”這件事極為反感。
葉汐搖頭“你討厭大人翻你東西,應該正是因為他們特別喜歡不經你允許就去翻。但如果他們真的向你申請,你未必會這么抵觸。”
從小就被父母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來尊重的葉汐是在長大上網后才知道原來還有很多偏執的父母會亂翻孩子的東西。
然后她覺得這其中有個巨大bug。
那就是父母總覺得“你有事情躲著我,那一定是非常惡劣的事情”,可在大多數普通小孩的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非常惡劣的事情”,長輩如果愿意平等地和他們商量打聽,他們就會什么事都愿意跟長輩分享。
就拿她來說,從小學懵懵懂懂的時候開始,跟班上哪個同學關系好,又跟哪個吵了架,她爸媽都知道。早戀的事也就是她自己不感興趣,不然她估計也不會瞞著爸媽。
將心比心,孤兒院的孩子應該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