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茶今晚有話對丈夫說,正巧,顧方池也是。
“你先說。”
他們異口同聲。
他們正坐在那張據說是天然礦石制作的實木長桌兩邊,這是一張餐桌,不過因為男女主人工作繁忙,大部分時候它的美觀價值大于使用價值。
姜茶在此之前并沒有認為坦誠是多困難的事情,坦言自己在婚姻中的需求又不是什么錯誤,可她坐在顧方池對面,張了張喉嚨,沒想到一個合適的開場白。
她應該對他說
“很抱歉,我因為自己的工作忽略了你。”
“但是你為什么不主動找我”
“你最近在忙什么”
原來關系親密到一定程度后,有些話并不好意思說。
說出來會覺得自己有些矯情,不說出來又有些難受。
于是人在感情和理智之間來回拉扯,在“直說吧”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之間反復拖延。
這種變化會讓姜茶有些害怕,她原本不是這樣的人,也從不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為什么現在會有些患得患失
她不知道,她看向顧方池的眼睛里充滿了迷茫。
或許,每一段親密關系都是人生的新課題。
姜茶從父親身上建立對于這個世界上所有男性的初印象,從父母身上學習情緒管理和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
但所有的實踐都是要自己來的。
姜茶想了想問“你最近在忙什么”
“醫院的名譽危機。”顧方池簡單概括“節目組有人作妖。”
他捏了捏手邊的茶杯,隔著綽約的水波,手指襯在玻璃幕布上,像雕塑,像展覽上的藝術品。
他沉靜面容望向她,自然地說出聽上去像委屈的話“讓我加了不少的班。”
姜茶好似有耳聞,只是她已經很久不關心娛樂圈和熱搜了,知道但知道得不詳盡,不再像大學那會兒對每個熱搜就算不是了如指掌,起碼也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姜茶在心里打好的草稿又偃兵息甲了,她想大家都有事要忙,而且顧方池最近早晚都見不到人,可見是真忙。
如果姜茶還是兩三歲的小孩子,大約會纏著舅舅問
爸爸去哪兒了
媽媽為什么總是那么忙
可是姜茶十歲的時候就不再“鬧了”她知道爸媽都有自己的工作,并習慣了這種家庭模式,在日復一日里學會了自洽。
在姜茶看來,成年人有成年人的事情,不可以過度依賴。
但,為什么,她想要向顧方池索取更多呢
姜茶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下緊緊咬住唇畔,在她陷入沉思的時候,丈夫來到她身邊,在她嚴防死守的唇齒之間試圖讓她放松下來。
“怎么了”
丈夫的手掌握住她的肩膀,隔著衣服傳來炙熱的溫度“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說。”
“沒什么。”
眼前人還是她熟悉的模樣,只是她的心境在婚后略有不同。
這沒什么,二十五歲的姜茶會像十五歲、五歲的姜茶那樣學會自我調整。
大家都會有情緒問題,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被容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