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這個時候的孩子再早熟,也不可能有那樣的眼神。
而且,蕭寶珍吃東西很講究,生活上也很講究,就像假千金家人說的那樣,蕭寶珍天生就帶著貴氣。
但蕭玖不那么認為,蕭寶珍的家人都是地道的農村人,幾輩子都在土里刨食,見過最有牌面的人就是原主的爹娘。
這樣的家庭怎么可能養出一個做什么都要講究的孩子呢,如果這個孩子上了學,接觸過不同的人,那還有可能,可這個孩子從小就這樣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反正,蕭玖是不相信小說里寫的假千金是意外之下知道自己的身世,然后選擇下鄉的。
話說,蕭寶珍下鄉的地方該不會就是她家那塊吧
“娘,我領妹妹出去走走,不走遠。”
“行,走走就回來,馬上吃飯了。”
“知道了。”
蕭玖被鐵蛋帶著去大隊里溜達了,這孩子真的是活力十足啊,山上跑來跑去這么久,還能到處霍霍。
被蕭玖惦記的假千金蕭寶珍摸著自己房間的碎花窗簾,看著房間一應俱全的梳妝臺,大衣柜,臉上露出了志得意滿的笑容。
這樣的笑容在一個三歲的小孩子臉上有些詭異的違和。
就像蕭玖猜測的那樣,蕭寶珍這個人有問題,她是重生的。
前世的蕭寶珍,不,那時候她叫蕭大丫,蕭寶珍不是她的名字,而是那個讓她羨慕嫉妒了一輩子的人的名字。
那時候她的家人傻乎乎的為別人養著女兒,人家來找后又巴巴的把人交出去,結果呢,只得到了幾聲不值錢的謝謝。
養蕭寶珍給的謝禮早在之前的三年里造了房子,買了家什,等蕭寶珍走后,他們一家人用完了那些錢,就開始了艱難地生活。
開頭幾年是饑荒,后頭幾年是物資匱乏,出行不便。
她從小為家里忙里忙外,到了年紀就像男人一樣下地掙工分。
和所有的農村姑娘一樣,后來嫁了人,一輩子吵吵嚷嚷,忙忙碌碌的,人生一眼就看到了頭。
那時候,她總是在想,蕭寶珍現在是過著怎么樣的生活呢
她肯定也過得不好,不然為什么不接濟家里
要么就是沒良心,蕭寶珍是被她爹娘好吃好喝養到三歲的,養恩大過天,她就是個白眼狼。
她也不想想,三歲的孩子能有多少小時候的記憶呢,而蕭建軍夫妻都認為自己給的錢足夠報答蕭家把孩子養大還有的多了,自然不會繼續給錢。
但在那些艱難的歲月里,他們也會根據情況,往蕭家寄一些吃用的東西,幫他們度過難關,只是她作為不那么受重視的女兒不知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