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華走后,汪季銘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中。
他想起了很多事情,想起那些讓人恨的牙癢癢,卻讓他無能為力的人和事。
想到了何先華的執念。
那也是他的想望。
他多希望何先華說的是真的。
他整個人有點無力地靠躺在椅背上,眼睛直勾勾盯著天花板。
眼角,有一滴淚緩緩流下。
那是他從軍多年后,第一次被背刺,也是第一次知道,敵人的可恥與沒有下限。
何先華說的沙漠里的事情發生在三十年前的冬天,那時候,新華國剛成立不久。
他和何先華都還在壯年。
滿腔熱血,只為報國。
華國成立之初,國家積弱,尤其是軍事上,差國這樣的巨頭很遠。
那個時候,華國要挺直脊梁,光喊口號,旁的國家根本不會放在眼里。
最重要的還是軍事儲備,以及核彈的研發和擁有。
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如果華國有了核彈,那么,在國際上的聲音也能強很多。
誰都知道弱國無外交。
于是,在那樣一個內外都不甚安穩的年代,有一隊業務能力最突出的軍人,護著幾位專家,千里迢迢往沙漠無人區建立的實驗基地行進。
這是一次絕密的任務,汪季銘和何先華作為那個時代最出色的軍人都在其列。
這些擁有鋼鐵般意志和超強戰斗能力的軍人,他們都做好了埋骨他鄉的準備。
道路險阻,他們欣然應戰,只是,誰也不能接受自己被背刺。
此行,他們不僅要保護專家們順利到達基地,還要保證專家們手里的研究資料也同樣安全送達。
任重道遠。
可以說,他們為了這次沙漠之行,是規劃了又規劃,討論了又討論。
找了最安全隱蔽難走的路,躲過一層層敵人的追查與追殺。
然而,事情還是出現了變故。
他們一行人在即將到達基地的時候,遭遇了狙擊。
對方顯然是有備而來的,武器彈藥充足,人員配備精良。
他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為了保護專家和研究資料,汪季銘的戰友們一個個犧牲。
何先華為了保護一個專家也受了重傷,奄奄一息。
好在,經過一場惡戰后,他們順利解決敵人脫困。
這個時候,隊伍中除了汪季銘,重傷被汪季銘拖著的何先華,就剩下一個平時沉默寡言,實力不俗的老霍。
老霍此人戰斗力高,但為人孤僻,不喜歡跟人交流。
所以,這一路上,他沒有主動跟汪季銘說話,沒有主動幫忙扶著受傷的何先華,照顧受到驚嚇,死死護著研究資料的科研人員,汪季銘也沒有懷疑什么。
他們從前也合作過,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誰會無緣無故去懷疑能交付后背的戰友呢
在剛剛的戰斗中,汪季銘也受了不輕的傷,又拖著重傷的何先華,早就已經到了強弩之末。
他喊住老霍,希望他能幫忙背何先華一程。
“背一程是不行了。”老霍冷漠地說道,“送你們一程倒是可以的。”
“咔噠”槍支上膛的聲音在寂靜無人的沙漠里非常刺耳,尤其是對神經一直緊繃的汪季銘而言。
這無異于是來自地獄深淵的聲音。
驚魂未定的科研人員眼中顯露出絕望,他們心里都有一個信念,即使死,也不能讓資料外泄。
汪季銘萬萬沒有想到,老霍竟然是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