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塔卓思那蘭寺的后院廂房中,壽眉老僧猛然睜眼:“王梓軒在飛離曼谷,他在飛回香江!”
“什么!?飛!?他是乘氣境?這絕不可能!”驚怒交加,賀國彰張口噴出一口血來。
邋遢老者們也皆是吐血,他們的傷勢又加重了。
同行難算,即便用觀星陣法,也只能窺視個大概,而且王梓軒福運加身,功德護體,更加難以窺視。
唐人街,龍尾古廟。
這是一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小型神廟,位于曼谷唐人街石龍軍路伊薩拉帕巷16號。
廟為磚石結構單體式神廟,式樣與山神廟相同。屋頂滿鋪琉璃瓦,屋脊飾以雙龍戲珠彩陶。
山門左右關帝門神像,門前立著兩根蟠龍柱,上額橫匾書“龍尾古廟”。
王梓軒掐算,沒錯,這里是他的大吉大利之位。
他剛要去推廟門,門卻自己開了。
只見一名身形高大,須髯皆白的紅臉老者,單手拎著一把掃帚,似乎要出來掃地。
“老伯,請問,這里開放嗎?”王梓軒抱拳請教道。
紅臉老者聞聲停下動作,打量面色棗紅的王梓軒,卻并不言語。
他翻手不知從哪取出一只毛筆,遞給王梓軒,指了指廟門上的關帝門神像,又指了指廟門左右的兩根蟠龍柱。
王梓軒會意,這是讓他在蟠龍柱上題字,寫一副關帝門聯!
這可是龍尾古廟,不會喧賓奪主么?
王梓軒雙手接過毛筆,微微沉吟,縱身揮毫。
儒稱圣,釋稱佛,道稱天尊,三教盡皈依。式詹廟貌長新,無人不肅然起敬。
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歷朝加尊號。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謂蕩乎難名。
紅臉老者手撫胡須,打量寫蟠龍柱上的對聯,微微點頭,抬手示意王梓軒。
王梓軒抱拳微笑,將毛筆遞給對方,邁步進入龍尾古廟中。
這位掃地老者他用觀氣術也看不清實力,是一位世外高人,但他能感覺到對方的善意。
王梓軒取出瓷瓶將卸妝水倒在手絹上,邊擦去臉上的易容涂料,恢復本來面貌,邊打量四周。
正殿正中供奉龍尾圣王虱母仙及他的夫人,左邊配祀關圣帝君,右邊配祀九天娘娘,右墻角掛著鑄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銅鐘。
這位虱母仙可以說是風水界的一位前輩大能,即便劉伯溫當年也敗給他九十九次,對其敬佩不已。
王梓軒燒香拜神后,盤坐到蒲團上,手結太極決放于下丹田,雙眼半睜半合。
他尋找突破的契機,但每一次都好似有層模糊的屏障般,將他攔在了定氣期的門檻之外,不能進入絲毫,始終不能定氣。
他還缺少悟。
佛家禪宗叫頓悟,道家叫悟道,總之就是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