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生慧眼如炬,不過除了頂尖人才之外,其他崗位我們的人員都能勝任。”
寧正道也不尷尬,反而繼續帶著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樣,不遺余力地向秦林介紹著他們公司的優勢。
“經我們之手介紹的員工,口碑都是極好的,這點你可是在整個港島打聽,我們介紹的人是絕對信得過的。”
“我們可以保證,秦先生如果不是需要那種頂尖管理人才或者技術人才的話,其他人才,絕不比任何大公司推薦的差”
寧正道拍著胸脯說道,“而且有一點我們比其他公司強,我們的傭金要比那些大公司低得多。”
這些年,獵頭公司所收取的傭金,慣例就是其所介紹的人才首年薪水的三分之一,寧正道說他們低得多,那顯然是四分之一甚至更少。
這其實已經有些破壞行規了。
別以為三分之一的傭金很高。
實際上,說句難聽的話,覺得高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獵頭公司看不上的
仔細想想就知道,介紹一百個年薪十萬的人,跟介紹一個年薪一千萬的人,獵頭公司所獲得的傭金都是三百萬,那到底哪個更容易
這不是在開玩笑。
獵頭公司本來就是吃大戶的,越是大的公司,越看不上小生意。
也正是如此,才給了像寧正道這樣的小公司生存的空間
不過后來倒是出現了另一種方式,叫做“打包”。
咳咳,反正就是那個意思,批量介紹。
沒辦法,網絡社會嘛。以前的人才資源都是需要獵頭公司通過人工,一個一個用電話甚至親自見面考察的,效率極慢,所以人才稀缺。
而到了網絡時代,天南海北投簡歷的那么多,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才簡直要多少有多少,資源庫中的簡歷根本看不完,當然可以批量處理。
也是這種模式的出現,導致可以調配更多資源的大公司越發強盛,小的獵頭公司紛紛倒閉,然后逐漸墮落成了中介公司。
不過現在嘛,至少寧正道還能有滋有味地過個年。
秦林心中暗暗思考。
他可沒忘自己還肩負著尋找人才的重任,哪怕因為3生產的事八字兩撇都沒有,技術性人才可以暫時忽略,但是管理型人才是真地需要招募了。
昨晚方濤那邊還特意打了個電話給他,再三要求秦林給他添幾個副手。
現在就連蠢萌小姐姐趙小尹同學,都已經由經理助理升職成為了臨近縣城的地區經理,手上掌管著五家門店的生殺大權,可見人才匱乏到了什么程度
但凡有一點可能,秦林也絕不會讓那個只會賣萌的家伙成為經理,可是能用的人手真的太少了啊
好歹小姐姐也跟在方濤身邊歷練了好個幾月,總歸還是有點用處的。
而當初那位領到最高獎金的齊潔,更是早在十月初就直接跳過了店長這一步,升任了本縣的經理,目的就是為了替方濤分擔壓力。
可惜依舊人手不足。
所以對于管理型人才,秦林真的很缺。
問題是,這種連中層管理都算不上的人才,他怎么可能在寧正道這里找
不說寧正道到底有沒有這么多基礎管理,光是一個費用秦林都承擔不起。
港島的工資水平是內地能比得上的
02年,這種小管理,秦林在內地招人的話,一個月給開個兩千的工資,他們能樂得一蹦三尺高。
換了港島,一萬他們都不一定會來
畢竟消費水平不一樣。
而且這時候的內地,在港島人眼里都是窮地方,去了是要過苦日子的,你工資要開不到他們現在收入的兩倍、三倍甚至五倍,他們是真不愿意來。
而要是真開那么高工資
開什么玩笑,秦林怎么可能樂意
想都別想。
“不過”
寧正道的出現卻提醒了秦林,他臉上帶著思索“似乎我可以在港島成立個公司啊”
他一拍腦袋,“怎么就忘了這種可以薅羊毛的事情。”
果然心態還沒轉變為黑心資本家,秦林覺得要批評一下自己。
到時候用港島這邊的資金入股自己的公司,那不就搖身一變,成了合資企業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