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對于突然發現的蒼蠅翅膀后面的一對小棒充滿了興趣。尤其是發現這對小棒和翅膀之間居然存在協同運動的聯系。
控制這對小棒是否就能控住翅膀呢主角有了一個想法。
他并不知道這一對小棒叫做平衡棒,平衡棒只存在于蚊、蠅等雙翅目昆蟲中,是后翅退化而成的細小的棒狀物。
平衡棒在飛行時有定位和調節的作用。它的振動頻率跟前翅的一樣,但方向卻相反。
蒼蠅在水平飛行的時候,平衡棒起著穩定和平衡的作用。
如果航向偏離了,平衡棒的振動平面的變化就被它基部的感受器所感覺到,然后由神經傳到腦部。蒼蠅腦部分析了這個偏離的信號以后,就向一定部位的肌肉組織發出“命令”,立即糾正偏離的航向。
所以,理論上平衡棒是能起到控制蒼蠅行進方向的作用的,這也算主角誤打誤撞猜對了。
主角再度爬了下去,給這對平衡棒綁好了韁繩,然后又爬回了蒼蠅背部。
由于平衡棒的位置是在主角所坐的蒼蠅背部的下后方,所以這次韁繩是向后延伸的,和騎馬時候韁繩的延伸方向正好相反,讓主角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
抓住韁繩以后,主角才想起來沒有給身下的紅頭蒼蠅傳遞新的指示信息包,告訴它前進的信號是啥。那怎么控制這只蒼蠅行動呢難得還得下去一趟先傳遞信息包不成
爬上爬下太麻煩了,主角抱著偷懶的心思,姑且一試,他把韁繩往前方一扯。
動了,這只蒼蠅在感受到平衡棒向前被扯動的彎曲后,本能的向前爬行起來。
主角大喜過望,居然這么容易操縱啊。
巢室入口的螞蟻們紛紛閃開,給慢慢爬行的蒼蠅讓開了一條道路,這只蒼蠅第一次爬出了它破蛹的小巢室。
主角在道路復雜的地下巢穴里,慢慢實驗著控制蒼蠅的行動,而這遠比他想象的要容易。
只要往前扯緊韁繩,蒼蠅就會向前行動,這時候再松開,蒼蠅也會繼續前進。
向左轉就是把韁繩往左拽,向右轉則相反。
如果把韁繩向上方提起,蒼蠅就開始撲騰翅膀想要起飛,但是在狹窄的地下當然無法做到。
唯獨無法解決的是怎么讓蒼蠅停止前進和降落。
當然理論上只要把平衡棒向后或向下扯動就可以達到效果,但是主角是坐在平衡棒前上方位置的,僅憑一條簡單的韁繩無法將平衡棒向這兩個方向扯動。
主角一邊騎著這只紅頭蒼蠅,一邊思索著,慢慢有了方案。
等到蒼蠅自行停下以后,主角讓工蟻繼續喂一滴蜜露給它,然后讓工蟻們去找了一根短木棒和一些蟻絲。
主角把短木棒用蟻絲綁在蒼蠅腹部下方,也就是平衡棒的下后方位置。
又一根蟻絲韁繩被綁在了平衡棒上,繞過短木棒以后,再掉頭延伸到了主角的面前。
這樣,當主角扯動第二根韁繩的時候,蒼蠅就能感覺到平衡棒向著下后方被扯動,地面上爬行的蒼蠅就會停止前進,而空中飛行著的蒼蠅則會下降高度。
這樣,在理論上就有辦法對蒼蠅進行有效控制了,但是具體效果如何還得看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