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陶器燒制時溫度太高,這些石英和長石顆粒在高溫燒制時融化了,給陶器表面鋪上了一層光滑細膩的涂層。而由于溫度太高,里面的陶胎也被燒毀了。
看見這些陶器殘件后,主角想起了一件在陶瓷領域非常重要的東西釉。
釉是附著于陶瓷坯體表面的一種連續的玻璃質層,或者是一種玻璃體與晶體的混合層。
釉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按一定比例配合,經過研磨制成釉漿,施于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煅燒后而成的。
釉能增加制品的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和電介強度,還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抗侵蝕等特點。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學會了燒釉的技術,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先民就用巖石和泥巴制成釉來裝飾陶瓷。后來陶瓷藝人利用窯灰自然降落在坯體上能化合成釉的現象,進而用草木灰作為制釉的一種原料。
由于沒有高嶺土資源,燃燒室的溫度也不夠高,現在東楊城還沒法燒制瓷器。不過施釉的陶器其性能已經較單純的土陶有了很大提升,僅次于瓷器。
而主角最看重的,是施釉的陶器碎片非常結實和鋒利,在沒有金屬的情況下,完全可以代替金屬刀具。
受限于自身的限制,螞蟻們都是依靠大顎來切碎撕開較大塊的物體,但是面對一些結實的材料比如堅硬的木料就無計可施,這極大限制了對材料的應用。而刀具則可以極大提升生產力。
主角對此非常感興趣,他讓工蟻們收集了大量的螞蟻唾液、黏土、石英顆粒、長石顆粒、滑石粉和草木灰等材料,按照不同比例制作釉漿,涂抹在塑好形的陶刀上燒制。
不過最后的實驗結果都不理想,有的陶刀與釉層完全分離了,有的陶刀則太脆,沒有一把堪用。
主角沒有太多時間花費在做實驗上,他喚來小秘,將一隊工蟻交給她指揮,由她負責按照不同比例進行實驗。
大雨雖然過去了,但是其后續影響還沒有結束。
主角一次偶然發現一些工蟻正在將一些發芽的草籽丟棄到地面的垃圾堆去。
經過詢問,才知道這些草籽在倉庫進水時被浸泡了,又沒有及時曬干,結果發芽了。
這種發芽的草籽口感不好,現在食物充裕,螞蟻們都不愛吃,干脆就丟到外面去。
但是主角卻有別的想法。東楊城現在已經有了穩定的肉食供應來源黃粉蟲養殖場,但是糧食供應還是依賴于采集,尤其是采集各種草籽,這種采集的收獲量并不穩定。
之前由于糧食還算充裕,而各種事情又紛至沓來,主角沒想到發展農業這事。
現在既然有了大批發芽的草籽,主角想,那么與其丟掉,不如將這些草籽種下去,也許這將成為螞蟻農業的濫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