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趕回了橋頭堡,然后得到了更多的最新情報。
根據飛騎士的偵查,敵軍已經在編組軍力,因為鋪道蟻蠻族副巢規模有限,一些編組工作甚至就是在地面上進行的,完全暴露在飛騎士們眼皮底下。
這是敵軍即將采取軍事行動的實錘,看樣子敵軍準備工作已經全面鋪開,要不了兩天,密密麻麻的鋪道蟻蠻族軍就將兵臨城下。
此外,飛騎士還發現三兩成群的鋪道蟻蠻族軍斥候開始向橋頭堡進發,從行動規律來看,她們顯然是在尋找可供大軍通行的道路。
雖然鋪道蟻蠻族軍是本地土著,不過原本橋頭堡地區不屬于鋪道蟻蠻族活動頻繁的區域,反而是人跡罕至的偏遠地區位于邊界森林區域。
所以,鋪道蟻蠻族軍過了很久才發現這里居然出現了大頭蟻王的身影。也因此,在正式進軍前,為保險起見,鋪道蟻蠻族軍的指揮官派出大量斥候來了解這邊的地形和守軍兵力分布情況。
主角只是讓飛騎士們緊盯對方斥候的行動,沒有派出地面部隊去驅逐或消滅敵人的斥候。
這種偵查是防不勝防的,主角不希望在零星的又無法發揮神使王軍團戰術優勢的斥候戰中損失太多兵力。反正橋頭堡就在這里,也搬不走藏不了,索性讓敵人偵查個夠。
橋頭堡的備戰工作已經緊鑼密鼓的展開,要塞工事再度得到修繕和加強,一些崩塌的部分重新修葺,排水壕溝也拓寬了。
此外,主角還進行了兵力和物資調動。
原本駐守橋頭堡的只有蘭博圖的第四軍團,滾的第一軍團和蘭博佛的第二軍團在臨水城待命,主角已經下令這兩支軍團開拔,攜帶物資趕來臨水城。
由于懸空繩橋的通過能力有限,這兩股部隊全部抵達還需要一天時間,而滾和蘭博佛兩名指揮官已經先期抵達。
留守臨水城的,只剩下以原臨水城駐軍為班底的守備軍團,指揮官是“大榕”。
大榕原本就是臨水城的王,也是當地最高長官,在去年冬季備戰時,服從主巢安排納入了主角的麾下。
一整個冬天下來,大榕基本沒有撈到作戰機會,主角對其能力也沒有太多認識,只是知道這位王喜歡吃臨水城特產曬干的帶有一絲甜味兒的榕樹果,就給他起了這么一個名字。
不過他畢竟是臨水城的老人,因此在組建以原臨水城駐軍為班底的守備軍團時,主角還是啟用了他,已示安撫之意。
臨水城的守備軍團并不滿編,只有約一千名戰士,不過只要橋頭堡不丟失,臨水城倒也沒有什么軍事壓力,做好前線的物資倉庫就行。
三個軍團七千多戰士云集橋頭堡,主角認為敵軍就算出動數萬大軍,也無法奈何神使王軍團。
不過,眼前這仗怎么打,還是得好好合計一下的。
主角、滾、蘭博佛、蘭博圖、蜓鷹五名指揮官組成了戰區的最高指揮機構,主角理所當然是決策者,但其他幾名王作為軍團指揮官或飛騎士隊長,還是有參與和建議的權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