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軍的行軍路線,就是沿著主巢與副巢、副巢與副巢之間的蟻道,追尋著蟻道上的信號素,一步步向臨水城靠近。
這些蟻道在灌木林和雜草下穿過,雖然不是直線,略有些彎彎繞繞,但卻基本是在堅實的地面上前進,即使偶爾有巨石或泥坑阻擋前程,也總有能夠容納螞蟻們通過的小小通路,免除了要不斷繞路和翻越的麻煩,也免除大量的陳腐植物的阻礙。
溝通整個大頭蟻王國的蟻道網絡不是純天然形成的,而是螞蟻們自行開拓并定期維護的。
每年各個副巢會向主巢派出兩次隊伍,主要是護送婚飛隊伍,以及運輸物資,加上臨時性的調派,長年累月下來,就找到了一條相對合適的坦途。
每支往返的隊伍都會把沿途新出現的障礙給清除,如果實在清除不掉,就會發掘一條繞過去的新路。除了清理路面,途徑蟻道的雄蟻們還會留下獨有的長效信息素以指引方位。
這些信息素不是工蟻兵蟻們平日里留下的普通信息素,普通的信息素往往幾天之內就會揮發殆盡。過往的雄蟻留下的這些信息素被播撒在石頭等不易移動的地標上,味道雖然很淡,但是卻能保留個月時間。
蟻道也就不到人的手指寬,平日里足夠容納螞蟻隊伍,但此刻卻無法容納半米多寬的北征軍隊伍。
因此,大部分北征軍還是在蟻道兩側行動的。有時候面對一些巨大的灌木、喬木和巖石,大軍不能繞過去的話,就只能翻越了。
一時間,漫山遍野都是爬行的螞蟻的蹤影,要是把這幅場景拍下來,放在紀錄片頻道,那真是頗有吞噬一切的行軍蟻的風范。
龐大的軍隊行進速度肯定比不上靈活的小股部隊,原本半天就可以抵達的離主巢不遠的一處副巢,北征軍花了大半天才在下午抵達。
整個大頭蟻王國的副巢分布很有規律,任意兩個巢穴間,基本就是螞蟻爬行半天的距離。這樣一整個白天,螞蟻可以抵達兩處巢穴,并在最后一個巢穴過夜。
北征軍沒有在這個巢穴停留,時間還早,北征的熱情和匱乏的軍糧都敦促大軍繼續趕路。
但是他們也沒辦法在天黑前抵達下一處副巢了,雖然現在白天時間很長,但大軍卻行動遲緩。
最后,北征軍在一處喬木林中迎來了日落。
如果是小股部隊還敢于在夜間行動,便于互相溝通和指揮的話。這么龐大一支部隊,到了晚上幾乎就失去了統一行動的能力,所以,他們只能就地宿營。
螞蟻們在夜晚的地面上,沒有巢穴保護時是相對脆弱的。
不過,只要精心構建好臨時的宿營地,除了餓紅眼的,也沒有什么昆蟲敢于冒險襲擊這個規模的螞蟻群。
北征軍圍繞著幾株高大喬木的樹干,將樹干離地一米以內的樹皮表面都遮蓋的嚴嚴實實的。樹之間的地面也都被螞蟻爬滿,只在最外圍才建立了一圈緊密相連的圓弧防線。
雄蟻們被保護在內部,躲在樹皮下、樹洞里或地面安全處。工蟻和兵蟻們則負擔起保護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