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就聚集在鹽沼的北岸活動,這邊地勢最平緩,灘涂最多,來自周邊的尋覓鹽分的昆蟲也主要聚集在這里舔舐鹽堿地。
整片北岸,能夠看見灘涂中密密麻麻的洞穴,每個洞穴都足有人類手指粗細,堪比青丘城和東楊城的主出入口。這些都是河蟹們地下蝸居的通氣孔。
粗略數來,整片灘涂上有不下三四百只河蟹,這么龐大的數量,更加堅定了主角搬遷鹽城的決心即便集結大河兩岸所有鋪道蟻和大頭蟻的力量,都很難奈何如此眾多的巨蟹,鹽城就算繼續堅守下去,也沒有獲勝的希望。
主角越過鹽沼,向南飛去,很快他就看見了南邊的大湖。
南邊大湖其實距離鹽沼不遠,但中間被地勢略高的土地阻隔,這個湖視線所及就足有數十個足球場大,東西兩岸只能看見朦朧的影子,以主角現在的視角,就像面對著貝加爾湖一般。也就比東楊城東邊那個聯通大河的湖略小一些。
連接鹽沼和南方大湖的是一處缺口,這里是被溫泉噴發后的洪水沖開的,鹽水經此流進湖中,被吸引的河蟹又經此通道進入鹽沼。從天空看起來,鹽沼和南湖組成了一個葫蘆形湖泊。
這處缺口只是比周圍高出水面的泥壟略低一點,主角估計鹽沼水位下降三分米不到,這里就將露出水面,再度把鹽沼和南湖隔開。
這個大湖北岸很陡峭,東西岸看起來也差不多,因此河蟹都在南岸活動。那里河蟹數量更多,足有數千只,一代代都生活在這里。看起來,只有少量河蟹被鹽水吸引,跑到了鹽沼,更多河蟹還是生活在舊的居所。
因為河蟹橫行,附近的植物和昆蟲都很少,顯然被禍害的不輕。好在螃蟹們主要還是以水中的生物為食,才沒有徹底摧毀這里的生態。
偵查完鹽沼和南湖的大致情況,主角再度返回鹽沼,趁著最后的暮色,尋覓一處合適的建立新巢穴的地點。
主角中意的地點在鹽沼東邊,把鹽城搬遷到這里后,就可以距離東楊城更近,有利于加強控制。
而在鹽沼東邊,正好有一片較高的石堆,由風化的巖石組成,足有兩三米高。這個高度,很難有洪水能夠威脅到,而且由于巖石較陡峭、碎石也多,不善攀爬的河蟹就算想要爬上去,也有心無力。
主角對這個地方比較滿意,唯一的缺點就是碎石堆上土壤較少,螞蟻們只能在縱橫交錯的石縫中構巢,對于習慣掘土為穴的大頭蟻而言,算是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不過主角并不擔心,大頭蟻和鋪道蟻,都算是比較能適應這類環境的螞蟻。在人類世界中,這兩種螞蟻都可以在人類群落中生存,無論是道旁綠化帶,或是建筑墻縫,都能發現它們的巢穴。
確定了地址以后,主角立刻趁著天色剛黑,返回了鹽城廢墟。
在把小青二世交給來自東楊城的工蟻照管后,主角召喚來瘤子,讓他集合巢穴所有螞蟻,準備連夜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