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就可以將條狀的木炭和銅礦石,分層碼放成中間有孔道的結構,然后在引火后離開,任由燃燒室自行工作。
引出的銅液在模子中成型后,再用粗糙的石塊打磨成型,就可以制成需要的工具,包括主角需要的銅線。
當然,這些只是理論上的方案,實際過程中肯定還有需要困難需要解決。但主角也不急于一時,現在正是冬天,螞蟻們無法外出,遠在另一處副巢的銅礦石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建設冶煉室的工作至少也得等到開春。
所以,在冬天接下來的時間里,主角可以慢慢完善自己的腹稿。
而一旦自己掌握了冶煉銅的技術,對于自己的實力而言又將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對于人類文明而言,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采掘露天銅礦,并用獲取的銅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的進步影響深遠,標志著人類能夠使用金屬,也標志著人類能夠自行提取自然界中不存在或極少存在的化學元素單質。
在能夠提煉銅后,人類進入了銅石并用時代,又稱金石并用時代,這一時代介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人類的原始農牧業和手工業達到較高水平。當時主要使用石器,并兼有少量小型銅器主要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在生產和社會生活領域石器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同時出現了數量不等的以銅器為主體的金屬器,采用冷鍛和冶鑄兩種技術成器,多屬小型工具和飾物;也有因自然共生礦資源比較豐富而產生的合金銅。
之所以銅器不能徹底取代石器,是因為銅質地較軟,其硬度難以勝任生產工具的要求。
不過,在能夠提煉銅后,那么另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銅合金青銅就“唾手可得”了。
青銅是人類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是在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與銅相比,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像用25的錫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攝氏度,而純銅的熔點為1083攝氏度。
一旦能夠找到錫礦,那么東楊城現有的燒制陶器的燃燒室也能夠勝任小規模制造青銅的工作,甚至無需新建冶煉室。
此外青銅具有鑄造性好、硬度大、可塑性強、耐磨、耐腐蝕、色澤光亮等優點,適用于鑄造各種工具、武器等。
因此,青銅出現后,迅速就讓人類文明拋棄了石器,進入了青銅時代。
人類在公元前3000年制造出青銅,最早的青銅器出現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兩河流域。中國則在距今45004000年前的龍山時代,相當于堯舜禹傳說時代,有了青銅技術。古文獻上紀載當時人們已開始冶鑄青銅器,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龍山時代遺址里,經考古發掘,在幾十處遺址里發現了青銅器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