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草木蔥蘢的曠地是植物的天堂,更是昆蟲的樂園,大量不同品種的昆蟲在其中進食、休憩、繁衍、躲藏。即便是植被稀疏的一片鹽堿地,也是那些對苦澀堿鹽不挑剔的節肢動物的補充鹽分的唯一來源,同樣生機勃勃。
由于路途較遠,一開始各個狩獵隊都沒有將這里當做目的地。
不過,隨著狩獵隊把東楊城附近掃蕩一空,原本植被就不太茂密的近郊已經少有蟲跡。昆蟲們要么淪為螞蟻的食物,要么發覺此地不宜久留就逃之夭夭。
唯一能在東楊城附近活的很滋潤的,只有大白楊樹上的蜜蜂了。不過,主角打這里的主意也很久了,要不是顧慮蜜蜂們的戰斗力,他早就發兵攻打蜂巢了。
話題轉回來,正因為東楊城近郊獵物的變得短缺,狩獵隊不得不跋涉更遠的距離狩獵。
這也是很多大規模的以狩獵為食物來源的螞蟻群落共同面臨的問題。像非洲行軍蟻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不斷遷徙,在把一個地方的獵物消耗殆盡后,就換到另一個食物豐富的區域繼續狩獵。這種風格很像原始社會里游蕩的狩獵族群的原始人。
但東楊城里瓶瓶罐罐太多,顯然不適合搬家,而同樣重要的食物來源種植作物的農田也是搬不走的。于是,為了獲取更多獵物,狩獵隊只能選擇擴大狩獵范圍。
在這種背景下,狩獵隊決定向南邊進發。這注定是比較艱辛的路途,狩獵隊僅僅往返就需要大半天,留給她們真正用來狩獵的時間很短暫。
如果無法及時趕回東楊城,他們就只能在附近的臨時落腳點過夜。
這些臨時落腳點,是主角當初南征盤踞丘陵的現南方城的寄生螞蟻時,修建的要塞和物資中轉站。在戰事平息后,這些據點留有少量螞蟻駐守,供兩地來往的信使、運輸隊休息和躲避危險。
因為狩獵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加之可能無法回巢過夜,這些狩獵隊成員都吃的飽飽的出發。
雄蟻走在隊伍的中前段,十只年輕的兵蟻預備戰士鞏衛著他,除了年輕兵蟻,還有兩只年長的退役兵蟻在一旁做他的護衛和教師。
另外八只年長兵蟻分散在整支隊伍的前后左右,她們既要擔負斥候的重任,也要約束好隊伍里那些工蟻,防止她們掉隊或迷路。
狩獵隊一路向南,從各種植被的葉片下穿過,在泥土地和半的枯枝落葉上經過。盡職盡責的年長兵蟻在每一處醒目地標都留下了短效的信息素,指引回巢的路線。
雄蟻和年輕兵蟻們,則從年長兵蟻的做法中自行學習和領悟。這些知識的信息包他們都接收過,但唯有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印象,他們才能成為合格的指揮官和戰士。
一開始,四周還時不時能遇到其他狩獵隊或采集隊,但隨著越來越往南,同族的身影越來越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