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看著頭頂上已經變得圓滿的皎月,思緒良多。
中國人自古習慣用陰歷計時,陰歷就是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制定的。
陰歷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
現在正是月圓最滿之時,又是初春,草木萌發、昆蟲驚蟄后一兩周。主角據此可以推算出,在42天前,就是中國人習慣過的春節、大年初一,43天前的那個晚上就是萬家團圓的除夕夜。
43天前,自己在做什么呢主角已經不記得了,反正就是被冬天的寒冷困在東楊城地下,在各種瑣事中度過。
沒有日歷,沒有鐘表,主角幾乎喪失了時間的概念,只能根據氣候變化和草木消長大致確定季節而已。
直到今天,借助明月和氣候,主主角才判斷出了陰歷的日期。
至于陽歷,主角對其規律不慎了解,只知道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但對于陽歷,主角又最熟悉。
好不容易確定了日期,主角再也不想那樣渾渾噩噩過日子了。他讓花木蘭取來了一片干透的裁好成方形的草葉,和一根蘸了墨水的筆,開始畫出陽歷的圖表。
之所以畫陽歷,而不是陰歷,是因為作為現代人,主角習慣了一年12個月365天的陽歷,知道每個月都有幾天,很容易就能畫出歷法表格來。
而要讓他畫陰歷的表格,什么大建小建,什么十七年九閏,就得讓他頭疼死。
主角的紙和筆都是近期的發明,雖然螞蟻們可以用大腦記下很多東西,但是在冬天時,主角還是感覺到需要記錄的東西不能僅僅記在幾只螞蟻的腦子里,而需要“異質備份”。
紙和筆,這種人類最重要的文化發明就進入了主角的視線。
造紙相對比較麻煩,主角就退而求其次,用剪裁好的草葉代替,有些植物的寬闊葉片,在曬干后就能書寫,只是不像紙那么柔軟,無法折疊。
筆也好辦,一根小小的木棍,讓工蟻用大顎把頂端咬軟呈海綿狀,就能吸收墨水。
而墨水就用燃燒室收集的碳末,加上一些油脂,就成了油墨。
有了紙筆和墨,主角用兩條前肢頂端的鉤趾,就能像模像樣的握筆寫字了。
主角雖然不知道今年除夕和陽歷具體日期的對應,但是大致也能確定除夕一般不是在一月下旬就是在二月中上旬,相差幾天對公歷影響也不太大,畢竟只是個工具。
他干脆取個整,以1月31日當做除夕,2月1日當做春節,這樣今天就是3月15日。
只見主角筆走龍蛇,很快在紙上畫好了表格,又謄抄了兩份。一份上面標出3年的字樣,這是今年的日歷,表明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是第三個年頭,后兩張寫著4年和5年,作為明后兩年用的日歷。主角還貼心的在4年的2月下面加上了29日的閏日。
明天,3年3月16日,就將是我成為青丘城乃至整個大頭蟻王國主宰的日子。主角暗暗記下了這個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