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定居螞蟻里數量較多的,則是切葉蟻這樣具有“農業”的螞蟻,他們只需要采集農業原材料就可以轉化為食物。
青丘城自然不能隨意遷移,也不懂得什么農業技術,他們完全依靠的是另外的方式來支撐消耗。
第一個方式就是由各個副巢向主巢運輸糧食。
大多數副巢根據距離遠近,都會定期向主巢食物,近的巢穴可能三四天就得派出一批運輸隊,遠的巢穴一個來月才派一次。
只有少數像臨水城這樣的直面鋪道蟻蠻國侵攻的一線要塞,才能夠多保留一些糧食,甚至額外得到臨近巢穴的糧食支援。
但這是一種損耗很大的補充方式,螞蟻們沒有運載工具和牲畜,只能依靠螞蟻的大顎來搬運體積較小的糧食。
而且運輸隊自身也有消耗,一只吃飽了的螞蟻只能維持三天不進食,而最偏遠的副巢距離主巢也有三四天的路程,這些運輸隊就得在沿途的副巢再進食一兩次,額外加重了一些副巢的負擔。
其實,這就等于是主巢在剝削各個副巢,有的副巢明明能夠供養兩萬蟻口,現在不得不把蟻口控制在一萬左右,因為多余的糧食都上交給主巢了。
主巢青丘城的第二個解決糧食困境的辦法就是大量放牧蚜蟲。
之前已經說過,相比于產量固定甚至還會因為過度利用而下降的狩獵與采集,放牧蚜蟲相對穩定,只需要額外投入勞動力,就可以借助蚜蟲超強的繁殖能力去獲取更多食物。
即便考慮到植被的承受力,額外增加蚜蟲數量會造成邊際效應遞減,但這已經是一個比較穩妥的食物來源。
但這種方式存在天然的不足。一是蚜蟲蜜露對于之前的主巢來說無法保存,因為螞蟻們沒有容具。因此螞蟻們都是采用隨時喝掉的辦法來放牧蚜蟲,所有螞蟻輪流去放牧,就能保證大家都能填飽肚子。
但這樣又與主角在東楊城建立的那種分工明確的制度相悖。
好在主角在東楊城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能夠利用火堆來燒制陶器。而蜜露含糖量很高,經過簡單的自然蒸發后,就能得到糖含量接近蜂蜜、保質期較長的濃縮蜜露,以后食用之前兌水即可。
雖然投入勞動力就可以守護更多牧群,但這也要受制于螞蟻的移動能力。
那些距離巢穴過遠的蚜蟲牧群,可能在面臨一場豪雨時,由于螞蟻們來不及將之轉移到安全的地下就損失慘重。
而主巢的螞蟻食譜中含有過多蜜露這樣的糖類,也并不是一件好事,糖類作為主食而言并不健康。
這種糧食上的窘迫局面,就是主巢青丘城一直以來面臨的“大城市病”。在主角征服主巢后他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和更加嚴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