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古板大王控制的十七座副巢近在咫尺,這么多副巢的蟻口全部加在一起,已經和原先主巢的規模不相上下,甚至略有過之。如果古板大王迅速組建一支軍隊,那么臨水城現有的部隊就只能固守待援啦。
在這種情況下,臨水城的居民也不敢越過木橋到河岸邊覓食,就只能縮在小小的島上,而島上除了少量植被,就只能依靠養殖場的肉食和榕樹上捕獲的昆蟲來維持糧食供應了,這可不是長久之計。
主角計劃打通東楊城和臨水城之間的交通線,一共三座副巢。這里的地理主角和麾下的高級將領們都非常熟悉,他們在第一次收復戰爭時曾親身在這里奮戰過。
第一座是糧秣城,是前年收復戰爭時用來囤積糧食物資的出發基地,第二座是主角第一次攻克的一座副巢。
主角盤算了一下,認為這三座副巢的王雖然不愿意聽自己的號令,但也絕對抵擋不住神使王軍團的雷霆一擊。
于是,主角身邊只留下了兩支軍團以備不測,把剩余部隊都派了出去,務必要徹底清除古板大王的威脅
我是分割線
就在神使王軍團積極行動的同時,古板大王那邊也沒閑著。
古板大王雖然非常保守,但還是很有能力的,不然也不會成為主巢最后一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
輸給主角的精銳的神使王軍團并不丟人,更何況他還能逃出來。
雖然逃出生天的過程比較戲劇化,也很幸運。在戰斗中暈厥的古板大王,因為身上沾染了太多友軍的死亡氣息,而被當成一具尸體草草掩埋。在古板大王蘇醒后,他身邊已經沒有了神使王戰士,因此得以逃脫。
在從附近覓食的工蟻處得知主角已經占據主巢,并且解散大王會議,殺死了不少雄蟻后,古板大王不敢回主巢,而是向東北方向逃竄。
為了防止自己活著的事情敗露,他還讓自己接觸的那只工蟻也跟隨自己逃走。
主巢的工蟻一直都對雄蟻言聽計從,立刻就服從了。而主巢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損失不少工蟻,在主角占據主巢的初期的混亂中,也沒有誰會因為一只工蟻的失蹤而浮想聯翩。
就這樣,古板大王逃出生天,向東北的臨水城進發。當時,他想通過繩橋,與北征軍取得聯系,再圖大計。
有人會奇怪,繩橋不是斷了嗎古板大王要怎么和孤懸河北的北征軍取得聯系呢
其實,古板大王根本不知道繩橋斷裂了。
由于大王會議和主角關系的迅速惡化,主巢的大王們在開春后就失去了與北征軍的聯系。但他們以為是主角搞的鬼,要切斷他們與主力部隊間的信息渠道,主角自然也懶得通報他們繩橋斷裂的事情。
就這樣,古板大王一路前進,白天就在沿途的副巢補充食物,然后繼續前進,晚上找個副巢過夜。
以他主巢大王的名頭,沿途的副巢的雄蟻都對他恭敬有加,也期待他早日帶回大軍,恢復王國的秩序。
但,當古板大王帶著沿途收集來的幾十只兵蟻護衛抵達臨水城附近時,卻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