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起義軍基本靠打秋風和繳獲來維持后勤,這就是他們的軟肋,一旦敵軍堅壁清野,就會很快彈盡糧絕。
現在古板大王軍雖然如火如荼,但也有這個隱患壯丁被抽調一空的十七座副巢的后方基地,糧食生產已經大受影響,庫存也僅僅夠支撐大軍一個月。
但是古板大王在多方權衡后,現在不是很擔心了,經過一天實戰的消耗后,他仔細計算過。
作為曾經掌管過主巢的糧庫,也深知如何理智又殘酷的規劃好軍糧的支出的大王。他的計劃是,只要打下臨水城,就可以以戰養戰利用繳獲的庫存他并不知道臨水城存糧也不多額,在他印象里神使王的領地內從不缺糧,以前還會經常支援主巢。
此外,戰士的損失也會逐步減少每日軍糧的支出。而到了萬不得已的事后,從戰場上帶回的雙方尸體也可以充作軍糧北征軍就經常這么干,這也是大頭蟻王的光榮傳統了。
我是分割線
第二天的戰斗照常打響,從太陽升起后古板大王軍由獵場城出發,然后抵達戰場開始,到黃昏時分結束,持續了六個多小時。
今天的廝殺比昨天更加殘酷,已經積累了一定作戰經驗的古板大王軍依舊悍不畏死,堅定的信念決心讓他們無懼傷亡。
而神使王軍團也做出了應對,為了防止在輪換時像昨天一樣被追擊,蘭博飛干脆在第一線原本四個小隊的位置上了十二個小隊,每個小隊的陣地正面只有昨天的三分之一,而厚度卻是三倍。
這樣一來,理論上各個小隊只需要內部進行一線戰士輪替就能堅持到戰局結束,避免小隊輪換時被追擊的糟糕困境。
但長時間的連續作戰對任何小隊而言都是噩夢,尤其是這些小隊指揮官,要長時間指揮戰斗,一直處于高度緊張和亢奮的狀態,對身體和心理的消耗都非常巨大。
到了下午時分,這些前線指揮官已經紛紛表示希望輪換,自己已經精疲力竭。但擔心出現昨天一幕的蘭博飛拒絕了他們,一直讓他們堅守到了最后。
第二天的戰斗結束后,神使王軍團的戰損只有一百多,大致是頭一天的一半,卻依舊給予敵人兩千多的殺傷。
蘭博飛的應變成功了,當然那些第一線的指揮官回來之后,立刻毫無節制的食用高級食物和蜜露來補充體力,又大大消耗了本已不多的庫存,這也算一種損失吧。
雖然第二天的戰斗比較成功,但是蘭博飛依舊在盼望援軍。孤軍奮戰的絕望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越來越強,蘭博飛本身也不是堅強的領導者。
而他所熱切盼望的援軍,滾所統帥的大軍,此刻卻也遇到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