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炮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火炮發明之前相當重要的遠程重火力,只不過由于攻城能力不足,在中世紀才被更加巨大的投石機取代,再之后才是火炮的時代。
公元前332年,當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圍攻波斯屬地加沙城時,防守者就曾使用弩炮反擊,一架弩炮發射的長矛甚至穿透了亞歷山大的青銅盾牌,刺穿了他華麗的胸甲將他擦傷。
在公元63年羅馬人圍攻耶路撒冷的戰役中,猶太將領約瑟夫回憶說,和自己并肩站在城墻上的一位伙伴,竟然被一枚羅馬弩炮發射的彈丸將頭顱整個打飛城里的一名孕婦則被一枚石彈擊中,他腹內的胎兒被拋到了100英尺外羅馬人的巨型弩炮可以將400米外的敵人轟的潰不成軍,他們發射的長矛可以將兩個或三個排成密集隊型的敵人一起釘在地上。
除此之外,弩炮的精度也令人嘆為觀止,他們甚至能夠反復命中同一地點,曾經有過弩炮發射的長矛將前面已經命中的長矛劈成兩片的記載。
主角根據記憶勉強復原的弩炮,加上螞蟻們糟糕的精加工能力,當然制造不出古希臘古羅馬人那樣已經相當精密完善的弩炮。
主角面前的這具弩炮,只能說基本具備了弩炮的特征。
弩炮由一個簡易的三腳金字塔型支架和弩炮主梁組成,兩者之間用繩索和簡易榫卯連接,可以讓弩炮主梁上下左右靈活轉動,但沒有固定裝置讓弩炮主梁能夠無需借助外力就維持固定的方向。
弩炮主梁用的是一整根木材,中間挖出凹槽,前端的蓄力裝置是扭力彈簧,用的蓄力材料是曬干鞣制過的蝗蟲筋腱。
人類的弩炮一般使用動物毛發、皮繩或筋腱制作,而螞蟻的弩炮雖然是等比例縮小的,但要維持相當的殺傷力的話,對蓄力材料的彈性要求相對會更高。
主角選定的蝗蟲筋腱,是主角在這個世界里目前能找到的最富彈性的合要求的原材料。想象一下蝗蟲那驚人的彈跳力,自然就知道其筋腱的品質了。
當然,理論上跳蚤之類的筋腱也許更富彈性,但其身形過小就決定了其筋腱不堪大用。
弩炮用了兩條蝗蟲后腿筋腱,主角親自把這兩條筋腱裝配在蓄力艙內,用力旋轉擰緊。
連接兩片插入扭力彈簧內的木棍的是最堅固的麻繩,現在,就連主角也得費挺大力氣才能拉動弓弦。
合適的弩機也是弩炮的必備品,主角知道很多精細的弩機的結構,比如秦弩的青銅弩機,但螞蟻們的加工技術是個極大的制約,時間上也趕不及。
現在的弩炮用的是非常原始的弩機,就是一片插入凹槽的粗木棍,需要用力拔出才能讓弓弦彈射出去。
由于這兩具弩炮過于粗糙,無論是瞄準、上弦還是發射都需要強大的力量,沒有進入“天神下凡”狀態的主角操作起來也有些吃力。
也就是說,這兩具弩炮基本上只有主角自己能夠操作。
但至少,主角有了一件能夠遠程攻擊的強力兵器,至于今后普及全軍需要做的小型化和精細化,那就以后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