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上架啦
剛剛攀爬上城墻的小毀滅者,迅速鉆進防護網的網洞里,然后就爬上了城墻平臺,開始向守軍發起了攻擊。
但城墻上的守軍也已嚴陣以待。
每段城墻都有對應的小段負責防御,負責推動落石的只是一小部分守軍,更多守軍在城墻平臺上列陣。
這些守軍小隊以十名戰士為一個小組,一個小隊共計有五個小組,其中三個小組負責結陣防御,一個負責推動落石,一個作為預備隊和指揮官護衛。
剛剛爬上來的毀滅者啦,立刻遭到了結陣的守軍的迎頭痛擊,守軍會糾纏住露頭的孤單的小毀滅者,趁其立足未穩用力將其推下城墻,或者由協助的隊友咬斷其脖頸。
在這種角力中,小毀滅者普遍落入了下風。
雖然小毀滅者的力量也稍微強于大頭蟻兵蟻,但并不占據壓倒性優勢。
而且這些爬在城墻上的小毀滅者不好發力,畢竟他們的六肢靠的是摩擦力才在近乎垂直的墻面上站住,在實戰中十成氣力用不了四五成,遠不如腳踏實地的神使王戰士發力舒服,反而在力量上被壓制住了一頭。
而且防御的神使王戰士們也不依靠站位上的優勢來拼消耗,他們的配合更加具有殺傷力,有負責正面糾纏的,也有負責趁機攻擊敵人弱點的。
小毀滅者一時間竟然無法突破城墻防線,反而傷痕累累的尸體紛紛墜落,留下一地蟻尸。
戰場上瞬息萬變,有利于守軍的這種情況,也逐漸有所變化。
隨著攀爬城墻的小毀滅者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在全線給守軍帶來了壓力。
一些小毀滅者開始攀爬上防護網的網繩,然后從更高處跳到城墻上,這樣立體的攻擊方式讓守軍突然就手忙腳亂起來,感覺處處皆敵,壓力陡增。
防御上遭遇壓力的守軍,又不得不放棄了繼續滾石的戰術,除了預備隊外,將全部小隊都投入防線廝斗中。
而沒有了落石的威脅后,小毀滅者們的攀登又快又沒有后顧之憂,兵力投入和補充的速率都上升,反而又加劇了戰線上的壓力。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不斷涌上的小毀滅者,完全不在乎死傷,整個橋頭堡外墻上密密麻麻、摩肩擦踵的全是他們的身影。
前仆后繼的小毀滅者們,以悍不畏死的打法,留下滿地尸骸,最后終于在一段城墻上站穩了腳跟。防守這一段的神使王軍團的小隊,組織預備隊反撲了一次,但是沒有成功。
小毀滅者立足剛穩,就有無數同伴們從這個缺口蜂擁而入,然后兵分三路,兩路試圖向城墻兩側展開攻勢,一路開始直接向中心進攻。
第15軍團已經沒有預備隊可用,他們全部兵力都投入了第一線的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