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毀滅者們不斷如潮水一般涌上城墻來,又在守軍的嚴密防守下不斷如潮水一般被擊退。
城墻就像是水岸,在浪花與空氣的反復爭奪中變得無比泥濘,只不過,這片泥濘完全是由尸與血造就的。
有了昨天的戰斗經驗,兵力更充裕一些、體力也充沛的第16軍團應付起來相對省力些,約莫兩個小時來,始終沒讓小毀滅者們在城墻上立足,更沒讓他們威脅到弩炮。
但戰士的體力總歸是有限的,小毀滅者們不斷用性命去消耗守軍的體力,時間拖的越久,對守軍就越不利。消耗戰,始終是精銳部隊要努力避免,又是敵人竭力實現的。
主角倒是已經做好了準備,第16軍團只要堅持半天就好了,下午他會讓蘭博瑞的第5軍團輪換上來。然后明天就可以是第5軍團和第6軍團輪換,這么一直排下去。
但毀滅者們顯然不打算按主角的劇本來演。
天空中,飛騎士們傳來了新的示警信息,主角在高高的監測室上也聽見了雷達毀滅者的觸角里傳出來的聲響。
沒等主角搞明白這異響的意味,他就看見遠處毀滅者的營地里草葉搖曳,敵人竟似有大的動作。
果不其然,很快波浪般劇烈搖擺的草叢里,突然涌出成百上千只大毀滅者,沿著直線迅速殺來。
敵人竟然派出了大毀滅者協助小毀滅者戰斗,這是之前飛騎士們從未偵查到的協同作戰和混合攻勢。
如果主角有汗腺,那么此刻他一定滿頭冷汗。就算沒有汗腺,主角也能感覺到自己呼吸急促起來,渾身都浸透著寒意。
仔細一想,主角就估算出敵人這次攻勢極難應付。敵人的大毀滅者和小毀滅者之間只要配合得當,就可以輕易洞穿守軍現有的防御體系。
防御單兵戰斗力強悍的大毀滅者時,因為無法在防護網一線抗衡,守軍必須在平臺內部結陣,把弩炮搬進來,利用防護網限制敵人投入戰場的兵力數量,利用弩炮殺傷敵人,以軍陣作為掩護。
但面對數量眾多的小毀滅者時,無法依靠防護網,顯然最好的做法是堅守城墻,把部隊和弩炮沿著城墻排列,不讓敵人取得立足點,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去殺傷敵人。
而一旦大毀滅者和小毀滅者合流,現有的戰術都將失效。
如果選擇在城墻御敵,那么大毀滅者組成的蟻首墻就像一道火力網,會把靠近的守軍戰士全部殺死,掩護小毀滅者取得立足點。
就連稍微靠后一點點的弩炮,雖然不至于直接被小毀滅者攻擊到,但大毀滅者一旦有一兩只鉆了進來,立刻就能摧毀近在咫尺的弩炮。
只有擁有大毀滅者,那么防護網外和防護網內側大顎夠的到的距離,都將是守軍的禁區。
但放棄外圍,收縮在平臺內側防御也不行。這套戰術適合對付數量很少的大毀滅者的小部隊。而一旦面對成千上萬的小毀滅者的,他們可以充分發揮數量優勢,形成圍攻。
如果再加上幾只鉆進防護網的大毀滅者,那敵人就是一個類似滾的甲蟲軍團一般的存在,大毀滅者如同騎兵和象兵,小毀滅者如同步兵,兩相配合,足以撕開神使王軍團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