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主角一直看著流淌向東的清河水面,思索著該如何建立一可以跨越河流的交通系統。
繩橋是不行了,清河河面太過寬闊,這么長的繩橋因為重力作用,中間下墜會非常厲害,就算繩橋兩頭建的非常高,勉強確保繩橋中部不掉進水里,也不一定能保證汛期時也能如此。
一旦繩橋沒入水中,就不僅僅是暫時無法使用的問題,浸濕后增加的重量,濕潤的繩子上滋生的微生物和菌類,冬天繩索里的水分結冰膨脹甚至割裂纖維,這些況都會縮減繩橋的壽命。
還有,這么長的繩橋,有一點風就容易飄不止,越長的繩橋受風影響越大,一年大部分時間的風速,都會讓繩橋的晃動達到不可通行的程度。
繩橋顯然不是解決清河兩岸交通的可選項。
繩橋不行,浮橋也不行。主角想過用核桃船來搭建浮橋,但同樣害怕水流導致浮橋過于晃動。而且汛期的時候,浮橋不收起來就會被摧毀,相當于一年中有三個月浮橋不能用,還要每年重新建設一次浮橋。
普通橋梁更不行,普通的橋梁需要橋墩,螞蟻們根本沒有在水下修建橋墩的工藝。
現在能自由跨越河流阻礙的,只有飛騎士,飛騎士運輸能力卻十分有限,想靠飛騎士來保證兩岸的蟻口和物資運輸,根本不現實。
不過,飛騎士運輸量小,主角卻知道有一種飛行載具運輸量很大。
在之前的外交溝通,以及軍事沖突中,主角知道切葉蟻們馴養了星天牛這種昆蟲,主要作為戰獸使用。
但星天牛也完全可以作為短途運輸工具,一只星天牛掛上鞍具,一次最多可以攜帶幾十只切葉蟻飛行。
這還是切葉蟻都擠在星天牛的頭背部的鞍具里,空間比較狹小的緣故。如果在星天牛下懸掛一個“機艙”,力氣巨大的星天牛完全可以一次攜帶數百只螞蟻,或數量相當的物資飛行。
由于跨域河面飛行航程很近,星天牛完全可以滿負荷飛行,然后休息一陣子,這樣做最經濟。
主角覺得有必要組建一個星天牛的運輸隊,用來跨越河流短距離運輸,還可以作為長距離快速運輸的新渠道。
主角讓螞蟻們在領地上尋找星天牛的卵和幼蟲。
星天牛其實是很常見的昆蟲,尤其在樹林里。這些甲殼黑色,可以長到5厘米長、2厘米寬的大個兒非常醒目,星天牛的前背板左右各有一枚白點,翅鞘上也散生許多白點,有的個體白點看上去像密布星星一般,有的只有少數幾枚大白點,倒像是月亮。
不過,雖然星天牛的成蟲常見,尤其是在林地較多的地方,但是其幼蟲和卵確不好找。
神使王軍團的螞蟻們在黑森林、切葉蟻森林和金沙灘森林四處尋找一番,一無所獲。
后來還是從附庸的林蟻、舉腹蟻那里得知,星天牛的卵都會藏在樹皮底下,幼蟲孵化后也不會爬上外面,而是會更往樹干深處躲藏,而且卵和幼蟲所在的區域是沒有通往外頭的蛀道口的。
以前林蟻和舉腹蟻偶爾抓到的星天牛幼蟲,都是機緣巧合之下碰到了能進入其蛀道的天然裂口,才有機會獵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