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聯國開拓殖民清河南岸計劃的第一階段進行的很順利。
第2軍團很快就清理掉了目標地點的切葉蟻副巢,有力掩護了據點的建設。
到了當天傍晚,精疲力竭的飛行運輸隊終于可以休息,他們一天運送了一個整編軍團和4000多只工蟻過河,還有不少物資,實在是累的夠嗆。
蟻聯國在清河南岸的第一個據點被命名為拓荒城,這里目前還只是一個簡陋擁擠的小巢穴,到了晚上,神使王戰士不得不和普通工蟻擁擠在一起,吃喝拉撒都很別扭,只能在狹小的地下湊合過了一夜。
此時的拓荒城,地面上只有一個小小的花生大小的出入口,出入口旁邊深色的土壤上,堆著一圈環形山一樣的淺色沙礫,顯得和原始螞蟻的巢穴沒啥區別,簡陋寒酸。
但居住在這里面的螞蟻可不得了。
第二天的7月19日,第2軍團留下4個小隊守護拓荒城,其他戰士齊出,在飛騎士指引下,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把不遠處的切葉蟻部落的主巢給推平了。
這個切葉蟻部落在清河南岸的眾多螞蟻部落中,就算蟻口數量和綜合國力說不上數一數二,那也是排在前列的,結果毫無抵抗力就被消滅了。
絕大部分南岸的螞蟻部落,還不知道一條混江龍已經過了河
數以千計的切葉蟻卵、蛹和幼蟻被神使王戰士當做戰利品帶回拓荒城,在地面上曬干充作糧食,加上繳獲的一些真菌,可以減輕飛行運輸隊的部分運輸壓力。
消滅切葉蟻部落后,神使王軍團暫時沒有發起針對其他螞蟻部落的進一步軍事行動,只是全力守衛著現有的土地。
而蟻聯國的飛行運輸隊的每天川流不息的運送更多蟻口和物資到了清河南岸,拓荒城的地面和地下部分,都以日新月異的迅速飛快成長著,仿佛鮮活茁壯的竹筍,在雨后肆意生長一般。
到了8月底,拓荒城已經頗具規模,遠看上去的確很像是一簇簇聚集在一起的竹筍。。
因為河南岸地勢較北岸低,離河近的地方都有被洪水淹沒的危險,拓荒城距離這個季節的河邊足有二十米遠,位于一處高地上,這里沒有被洪水浸泡過的跡象。
拓荒城附近沒有高大的喬木,北邊經常被河水浸泡的土地富含鹽堿,只有一些野草和灌木頑強生長著,南邊倒是植物蔥蘢些。
如今的拓荒城,是按陪都的標準修建的,由于發展空間廣闊,這里的地面建筑無論是高度還是規模,都比新楊城看起來宏偉壯觀。
在拓荒城高地的頂部中央位置,一座高達5米、占地約十余平米的高大蟻冢拔地而起。
這座蟻冢除了底部有大的出入口外,高處的四壁還有一些小一些的僅供兩蟻并排的口子,那些是通風口。
蟻冢最頂部側面開有一個核桃大的口子,這是供飛行部隊進出的通道。
這座最高的蟻冢,是拓荒城內大頭蟻一族的居所,位于蟻冢群的中央。
在中央蟻冢旁邊,環繞著七座小一號的只有3米不到的蟻冢,除了規模更小、沒有空中出入口外,其他和大頭蟻一族的蟻冢別無二致。
小蟻冢之間,以及小蟻冢和大蟻冢之間,還有很多條繩橋構成空中立交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