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氏漫蟻以大型螞蟻結成陣型,沿著城墻水平推進。其厚實的甲殼,讓這支軍隊仿佛是馬其頓方陣般,正面戰斗時幾乎無堅不摧。
神使王軍團在城墻上布置的兵力不多,本以為敵軍會重點圍攻要塞,不成想這支艾氏漫蟻軍隊走了另一條路線。
把守城墻之間的塔樓的只有2個小隊神使王戰士,塔樓的城墻不了太多額外的掩護,很快就抵擋不住艾氏漫蟻的攻擊,2座塔樓先后失陷,守軍及炮組全軍覆沒。
當艾氏漫蟻抵達距離最近的一座塔樓時,要塞才匆忙派出3個小隊過來協防。
要塞本身和城墻之間也有防御工事阻隔,要塞的城墻就比外圍城墻高上四五厘米。但貿然放棄一座外圍塔樓顯然不明智,何況上面還有一門重要的鐵炮。要塞守軍便和艾氏漫蟻軍在最后的塔樓前激烈廝殺。
艾氏漫蟻組成的硬陣甚至比全副甲胄的大頭蟻兵蟻的陣線還要堅不可摧,習慣了結陣而戰的神使王戰士在這道陣線前都吃了不少虧。
守軍只能依靠塔樓的1門小米炮和要塞的2門小米炮、1門綠豆炮,一直向這里掩護射擊,多少動搖了艾氏漫蟻的陣型。
當炮火擊潰了艾氏漫蟻軍后隊的小型螞蟻后,前方的大艾氏漫蟻獨木難支,才最終敗退。
隨著艾氏漫蟻撤走,鋪道蟻帝的附庸部隊已經紛紛潰退,但戰事還沒有結束。
鋪道蟻帝本族部隊顯然是覺得附庸已經極大削弱了守軍,這時才傾巢而出。
連同后續趕來匯合的部隊,足有十幾萬只鋪道蟻,以長達10余米、厚達5米的陣型逼近。仿佛烏云投在地面的陰影一般,數量眾多的敵軍黑壓壓的向神使王軍團撲來,陰影籠罩著整座防線。
的守軍還沒有來得及從上一場戰斗中喘口氣,又迎來了第二波敵軍。隨后除了和外,其他4座要塞先后遭到攻擊。
敵軍數量太多了,他們不僅分出大股部隊分頭圍攻4座要塞,其他部隊還紛紛涌上城墻。
一座又一座神使王戰士把守的塔樓在彈盡糧絕、精疲力盡后失陷,很快第一道防線就只剩下6座要塞還控制在守軍手里。
如潮水般的鋪道蟻帝及附庸戰士,開始向最頂端的和也發起攻擊。還有很多敵蟻涌入城墻內部,破壞了荊棘障礙,然后向發起攻擊。
好在敵軍雖然蟻多勢眾,但神使王戰士早在故土就和鋪道蟻打過仗,知道對方的長處和弱點。面前這些鋪道蟻戰士,雖然有一些精銳部隊裝備著蟬殼甲胄,但單兵戰斗力和攻城戰術上,和鋪道蟻蠻族軍并沒有本質區別。
神使王戰士應對鋪道蟻戰士的攻擊,相對而言要比對付紅火蟻、艾氏漫蟻或黃猄蟻適應不少。
但敵軍數量實在太多了,目前參戰的敵軍就已經足足是守軍的四五倍之多,還有更多敵軍因為地形狹窄無法參戰。尤其是正對敵軍營地的和,都被十幾倍于守軍的敵蟻圍攻著。
戰斗中,鋪道蟻戰士憑借數量尤其是,迭番進攻,以蟻海戰術消耗守軍的力量,一度曾經突入到內部,破壞了3座炮位,才被第22軍團最后的預備隊拼死趕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