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巢穴有利的地形,結陣的北征軍戰士堅守下去不成問題,這是從蜓鷹到普通的王的共同想法。
但等到一交戰,身處一線的北征軍小隊的王們,就率先發現不是這么回事。
原來入侵白蟻們也很擅長結陣而戰,尤其是在狹窄的地下通道內,這些白蟻比大頭蟻戰士還更據優勢。
大頭蟻戰士依靠的是由普通工蟻戰士們排成密集陣型抗衡敵軍,用大顎與敵蟻纏斗,關鍵時刻投入全部由兵蟻組成的突擊隊一舉擊潰敵蟻的戰術。
入侵白蟻的戰術與之相似,但它們一開始就投入兵蟻部隊,普通工蟻跟在后頭清掃戰場和捕殺漏網之蟻。
這些白蟻兵蟻腦袋碩大,比大頭蟻兵蟻的大頭還大一些,就像盾牌可以掩護住相對脆弱的身子。
入侵白蟻的上顎兵鐮刀狀大顎比大頭蟻兵蟻的大顎要粗要長,象鼻兵更有絕技,在地下巷戰中可以充分揚長避短。
只見一小群入侵白蟻的上顎兵把通道堵了個嚴嚴實實,其腦袋兼具矛和盾的作用,就像一個堅不可摧的希臘方陣在推進。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北征軍還應付的來,普通工蟻戰士抵擋不住,兵蟻的陣型卻可以頂住,只是略處下風而已。
但入侵白蟻一看戰斗陷入焦灼,便暫時撤退,大頭蟻戰士還沒追上去,對面突然冒出來只象鼻兵,一大股黏液變劈頭蓋臉的澆來。
這種黏液非常粘稠,會讓被射中的大頭蟻戰士難以動彈,只能原地掙扎,其輕微的腐蝕性也讓中招的大頭蟻的脆弱部位異常難受。
大頭蟻一線的戰士在黏液里掙扎的時候,入侵白蟻的上顎兵又組成矛盾墻靠近,迅速斬殺被困的大頭蟻。然后他們的身體似乎可以不受象鼻兵黏液的影響,徑直穿過,繼續推進。
北征軍面對入侵白蟻的巷戰戰術,有些無所適從,他們很少遇到小規模戰斗中正面肉盾扛不住的情況,這可是大頭蟻一族的特長,一般都是大頭蟻戰士在正面交戰中可以碾壓那些常見的蟻族軍隊,比如鋪道蟻、玉米毛蟻、舉腹蟻等。
經過半天戰斗,5個北征軍軍團都不約而同的后退了不少,付出數百名死傷,要不是入侵白蟻的陣型推進不快,地下戰場又狹窄,損失還會更多。
蜓鷹焦急的等在后面,戰斗剛開始時,各軍團的軍團長都在各行其是,并沒有和自己這個最高指揮官溝通,對于自己派過去得傳令兵也愛搭不理,讓他有段時間摸不清戰局。
直到前線陷入被動,這些軍團長仿佛才想起來自己這個指揮官,各種失利報告幾乎同時送來,讓蜓鷹急火攻心的,差點沒被氣死。
但是蜓鷹的確很聰慧,也很成熟,他迅速冷靜下來,仔細分析著戰報,從直觀的報告中,在惡劣的局勢下,尋找著翻盤的可能。
很快,他這位最高指揮官在這次戰斗中的第一道調整命令下達,已經焦頭爛額的一線軍團此時也顧不上與最高指揮官的那點私信矛盾,紛紛執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