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顧玠知道,他們會再相遇的。
同年,茍延殘喘了一輩子的魏子矜也死在了不知名的地方。
他的靈魂跟顧玠他們一起,去往了下個世界。
顧玠和徐連去世后的三十年,網上突然掀起了一陣考古徐連攝影作品的熱潮。
考著考著,有人發現徐連這一生就像是一部傳奇。前十七年他都是在黑暗中度過,剩下的日子,盡是光明燦爛。有徐連的粉絲把他的經歷簡單描寫了一遍,一經發出,瀏覽數就爆表了。
我看到顧玠帶徐連回去的時候,特別擔心兩人以后會撕起來。
我也是我也是,后來又看到顧玠不是顧家的孩子,直接一腦門問號
哈哈哈哈,誰知道他們后來竟然在一起了呢
話說回來,為什么徐連回到顧家以后名字還不改回來
當初季嫦為了讓徐連能適應顧家,一時半會就沒有改口。其實他戶口上的名字早就變成了顧連,但因為習慣了,平常生活中還是叫徐連。
這點只有家里人知道,粉絲無從考究,也就沒有寫出來。
不過你們有沒有覺得顧玠這個名字很熟悉
直到這名網友說了出來,大家才想起顧玠這個名字就是先前新聞里經常提到的一位老人家。
對方這一生除了打理顧氏以外,就是在做慈善。他資助了無數山區兒童,修建了數不清的希望小學,去世之前,更是將所有的資產無償捐獻了出去。
盡管他的人已經不在了,但他卻給千千萬萬的孩子留下了希望。新聞上采訪了顧玠資助過的人,他們當中有各個行業的精英,也有普通人,無一例外都是,他們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生活。每年顧玠忌日的時候,這些人都會自發地去拜祭對方。
金培已經九十多歲了,但他的身體還很硬朗,兒孫成群。
大眾對顧玠和徐連都很好奇,身為他們共同的朋友,有一名記者找到他說想要做一個專項采訪。金培一開始并不想答應,直到對方說,我的父親曾經也是受到過顧老先生資助的兒童之一。
后來,受到資助的那個孩子在心底萌生出了一個理想。長大以后,他沿著理想的方向,最終成為了一名新聞記者,為民眾揭露了許多商業黑幕。
現在他的女兒也成為了一名記者,并且繼承了他的理想。
金培考慮了一晚上,最終還是接受了采訪。
“您第一次見到徐先生是什么時候呢”
老人的視力和聽力都已經很不好了,在孫子的幫忙下,他慢慢回答起了作者的話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見徐連的時候,是在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里。”
那天風也很溫柔,徐連身為新生,被班主任帶了進來,安排在了他的座位上。
他的性子很好,脾氣也軟,雖然家里很有錢,但一點盛氣凌人的氣勢都沒有。對了,他還有一個世界上最好的哥哥。
金培第一次看到顧玠的時候,被對方好看的臉晃了神。
他覺得自己當時跟顧玠打招呼,一定很像一只手忙腳亂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