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關主要是面向關外的,這面向大漢的這面的關墻,修建得都不是太過雄厚。且關門也是老式的關門,不是那種用千斤匣,再用絞伴索放下來或拉上去的那種。
也就是說,想要打開關門,就必須要走到那關門之內,要進入城門洞,把城門栓拉開,如此才可以把關門打開。
現在唯一慶幸的是,丘力居并沒有完全堵死那個關門。畢竟劉顯跟塔可羅交戰的時候,他們都還可以從那個城門出去。
平時,負責看守以及關閉打開關門的,一般都是一個五十人隊。這個是石門關還在大漢官兵手里時的鎮守城門的情況,現在肯定不一樣了。
劉顯估計,現在公孫瓚大軍壓境,那么守衛城關大門的人馬肯定會有很多,起碼數倍于原來漢軍把守城門的人數。
而這個,也僅僅只是針對看守城關大門的兵力而言。實際上,現在丘力居和張純加起來的十萬人馬,肯定有三分之一的軍馬在那關墻上鎮守。
才一兩里開闊的城關城墻,布置了三萬人馬左右在鎮守。如此,單是城關大門那一小片區域,劉顯估計就會有不下于四、五千人的人馬。
劉顯現在才三十來個人手,如果才可以不被那數千人馬發現,混到城關大門,并且在那數百烏桓士兵的眼皮底下打開城門?
而打開城門也不算,劉顯還必須要為公孫瓚的軍馬爭取到一定的時間,要讓公孫瓚的軍馬殺進城來才算是成功。
如果劉顯等人在打開城門,就直接逃出城關去的話,那么烏桓士兵也足可以在公孫瓚的軍馬殺到城門之前,把城門的大門再次關閉。
劉顯對眾人說明了這些情況后,對他們道:“現在的關鍵,就是我們如何才可以進得了那城門洞。如果我們提前暴露了,那是不可能近得了那城關大門的。所以,你們都說說看,有沒有什么的想法?”
群策群力是最好不過了。畢竟,到了現在,這已經不是劉顯一個人的事了。哪怕劉顯是他們的主公,可是,這關乎到他們每一個人的性命。
劉顯始終都認為,他們就算是自己的人,但是現在身處于這十萬大軍當中,但自己都沒有理由強行要求他們送命。
哪怕自己有了計劃,這也得要跟他們說一下,畢竟,計劃的過程當中,容不下犯錯,一旦犯錯,就會導致計劃失敗。
“主公,我們哪有什么的看法?我們隨主公執行這個計劃,就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主公計劃如何,直接命令就行了。”
“就是,少主,我們都不是怕死的人,請主公命令吧。”
……
幾個隊長馬上表態,在這個時候,讓他們考慮如何完成計劃,的確也有些為難他們。
“劉顯哥哥,你打算如何就直說吧。”黃舞蝶這時也說道。
進了石門關后的行動,的確只能隨機應變。原來是沒有什么計劃的。
劉顯需要的,只是他們的一個態度。
劉顯點了點頭,道:“這次我們順利混進了石門關,還來到了他們的物資倉庫這里。這就等于是天助我們。我的計劃是這樣,咱們直接放火燒了他們的這些糧草。但在這之前,我們先把我們的行頭換一換。”
“我們都見過烏桓部族的士兵,他們當中,大部份的士兵,穿著打扮跟我們是完全不同的,這些倉庫里面,也有他們的那種皮毛衣甲,我們放了火后,就扮作是他們的士兵,然后想辦法混到城門的地方。”
“我想,這里起火后,肯定會很快就驚動他們,到時候,他們肯定會從四面八方涌過來救火,搶救他們的糧食。我們先不要急著走,裝著一起救火,待他們完全混亂后,再悄悄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