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去皇甫嵩冀州牧之職,調走了皇甫嵩,為了更好的出手對付劉顯,朝廷暫時也沒馬上任命冀州牧。
如何弄死劉顯呢?
張讓、趙忠等人獻計,既然劉顯在楊氏縣、柳林村居然擁有了可以對抗數萬黃巾軍的力量,連天下第一劍的王越都沒能殺得了劉顯。那么再派人刺殺劉顯已經沒有了意義。
而朝廷也不可能派出大軍直接攻打楊氏縣、柳林村的。無故攻打楊氏縣、柳林村,出師無名。
如此一來,他們都認為,想要在冀州、楊氏縣弄死劉顯已經極為困難。那么不如就把劉顯弄到京城來,只要劉顯到了京城,在天子腳下,皇帝眼前,那么要如何弄死劉顯都可以啊。
要不然,劉顯在楊氏縣、柳林村,根本就奈何不了劉顯。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十常侍好事不會做,但是論耍陰謀詭計嘛,那就真的一肚子壞水。
他們一起考慮得還挺周詳的。
首先,他們都認為,朝廷已經把馬貴人召到了京城,但是朝廷始終都沒有發表聲明是否認可馬貴人的這個義子。現在都過了幾個月了,他們都擔心,劉顯是否已經想到朝廷要對付他,尤其是王越已經落到了劉顯的手上,他們也不敢說王越是否會透露出他是奉了皇帝之命去刺殺的。
所以,他們認為,這首先得要下旨承認劉顯的身份,起碼承認劉顯是馬貴人之子。
他們考慮到,如果朝廷都不承認,那么朝廷恐怕就很難通過馬貴人來要脅得了劉顯。
所以,這先承認了劉顯的身份,同時也就可以安了劉顯的心。
然后,承認了劉顯的身份之后,朝廷就可以名正方順的召劉顯進京,甚至可以封劉顯一個官職,讓劉顯進京上任。
如此,待劉顯進京之后,那么就多的是名目治劉顯了。
另外,大漢以孝為先,朝廷都承認了劉顯是馬貴人的義子,那么劉顯就必須要盡到孝道。
為了讓劉顯不得不進京,再以馬貴人病重的借口,召劉顯這個義子到馬貴人身邊奉孝,如此一來,朝廷就有了堂堂正正的名義,召劉顯進京了。
如果這樣劉顯都不進京,那么他們就有話說了。如此不孝之徒,有何資格成為馬貴人義子?有何資格成為平原王府少主?
甚至,到時候也可以公開否認劉顯是漢室宗親的身份。可以借馬貴人的口來否認,如此天下人肯定會相信。
說真的,劉顯就算是在了一點民間名望,但這個名望也只是在楊氏縣、柳林村。最多就加上北海。
至于巨鹿郡內,到時候一經宣揚劉顯的種種不是,也肯定會使得劉顯聲望大降,民心大失。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顯就算是造反,也都沒有了堂正的名義,那時候,就會被打成和黃巾軍一樣的叛逆。有些事,劉顯的確是水洗都洗不清的。
大大數天之后,劉顯一行人終于返回到了楊氏縣。
這才回到楊氏縣都沒進城,朝廷派來的欽差使臣,便在楊氏縣的城門候著了。
一起的,還有一眾楊氏縣的官員。
這欽差使臣,便是前來宣旨,承認劉顯為馬貴人義子,平原王府少主身份的。
不僅如此,還賜封劉顯為義勇侯,表彰劉顯為楊氏縣百姓所做的一切,打敗數萬黃巾軍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