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況,那些探子還真的從來都沒有碰到過。
就算是這樣,個別探子,的確認識某個部族中的某人,請求進入增山縣探望或投靠什么的。他們可以進入增山縣,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也全都在增山縣官府官兵方面的監視之下。只有找到了他熟悉的那個人,而那個人也愿意為其擔保,這樣,他才可以在增山縣活動。可是,僅只是和他們認識,并不算是太熟絡的,并且也都知道他們是某匈奴人部族的人,這樣,誰敢為他們擔保什么?
所以,那些探子,幾乎沒有人可以留在增山縣縣城自由活動的。
他們也不得不帶著沒有任何結果的結果,回去向于扶羅進行了匯報。
這也就等于是說,于扶羅想要通過威逼利誘,迫使一些已經歸順了劉顯的部族答為他的內應臥底的計劃是行不通的。
這實際上,那些部族的青壯人馬,都已經被劉顯打散混編,那些族長首領這些,實際上也等于是失去了對他們部族人以及人馬的控制。根本也不太可能做得了于扶羅的內應。
不過,劉顯現在擁有了異族人兩三萬人馬的情報,還是被他們探知了。
于扶羅聽了下面探子的匯報后,不禁大感不妙。這個時候,他已經不是為自己如何殺得了劉顯的事而擔心,而是要為整個上郡的匈奴部族的人擔心了。
劉顯在這里這么做法,一旦讓劉顯在這里站穩了腳跟,那么他們匈奴人在大漢境內的這一點勢力恐怕都不復存在了。
當初匈奴向大漢投降,好不容易才遷了一部份匈奴部族人進入大漢境內生活,現在一旦讓劉顯在這里把這些部族人都徹底的收服,漢化,那么,這里的匈奴人不僅不再是他們匈奴人圖謀大漢的內應,而是反而會成為他們匈奴部族的敵人,還是深知他們匈奴人自己習性的敵人。
忽然間,于扶羅覺得這個劉顯實在是太可怕了。已經不是什么將來匈奴人最大的敵人,眼前就已經是。
一天劉顯不除,他們匈奴人就永遠都不會再有出頭之日。
所以,他認為,匈奴必須要趁劉顯還沒有在上郡徹底的立足之前,把劉顯給滅了,鏟除劉顯在這里所建立的勢力。
為此,他趕緊再修書一封,派快馬火速送給他的父王,陳述這里的情況,以及他的猜想。
此外,他決定無論如何,都還得要推行下一個計劃了。
哪怕沒能聯系上已經歸順了劉顯的那些部族人,沒能按插內應,可現在也必須要派出人馬,前往假裝歸順,然后混入增山縣,為他接著下來的行動作為內應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