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說完,離開了老姜家,通知人去了。
姜二丫為了不讓自己餓肚子,進了老姜家的廚房。
她擺弄不明白古代的灶臺,只好照著原主的記憶,一步一步地模仿起來。
事實證明,有原主的記憶,也不一定就有了原主的本事。
這頓飯做的很艱難。
原本想做撈飯的,結果她掌握不好柴火的火候,米粒不是太生,就是太熟。最后干脆往鍋里多添加了幾瓢水,熬了一大鍋粥。
因為攪拌的次數少了,鍋底還糊了。
姜老太聞到糊味,臉色一變,跳進廚房拿著鍋鏟劃拉了兩下鍋底,然后將鍋鏟指向姜二丫的鼻子,一邊揮舞鍋鏟,一邊破口大罵。
“你個死丫頭,你腦子壞了啊做個飯都做不好敢這么浪費我的糧食天殺的,你怎么不被雷給劈死,要不就干脆讓那方見仁打死好了”
要不是還指著姜二丫活著去訛方見仁,她能立即往姜二丫頭上補幾下,把她打死了事,省得她再浪費她的糧食。
這么一大鍋粥啊,鍋底糊著的那一層,全是稠稠的米粒,心疼死她了
姜二丫沒理姜老太,端著兩大碗粥直接離開廚房,與姜二牛一起喝粥去了。
未時三刻,里正領著杏林村大部分人去了方家村。
方見仁知道姜二丫沒死之后,就悄悄地摸回了家,躺在床上補眠去了。
他正天昏地暗的睡著,門被拍響了。
一個與他要好的無賴在村口見到杏林村人抬著姜二牛父女兩個,便跑著來給他報信了。
方見仁被驚醒后,急忙收拾東西準備跑路,結果他還是晚了一步,被堵在了家門口。
方家村里正聞訊,也糾集著整個方家村的人趕了過來。兩村的人在方見仁家門口再一次對峙起來。
杏林村人多勢眾,方家村卻占著主場優勢,不但人多,抄起各種家伙兒來也比杏林村人順手。真要動起手來,杏林村人占不了便宜。
但方家村人自知理虧,要不是他們私自截住清江河水,鬧騰著要收賣水錢,也不會有現在這么一出。
因此,方家村的人光敢叫嚷叫嚷“不許再過來了”,“再過來一步試試”,但等杏林村人真的過來了,他們卻退了,根本不敢再與杏林村的人有肢體接觸,生怕又出流血事件。
就這樣,杏林村的人墻在叫囂聲中,往方見仁家門口一步一步地推進。
姜二丫躺在老姜家卸下來的門板上,悄悄撐開眼皮看了看。
杏林村的人漸漸地包圍了方見仁的家。方見仁躲在家里不敢出來。方家村的人隔在兩者中間,直面杏林村人。
三方僵持著。
但從三方的氣勢上來看,杏林村這邊已經贏了。
方家村的人心并不齊,連隊形都是松散的。
怎么說呢,大概是事情沒有出在自家頭上,所以他們不必盡心盡力。
他們之所以過來幫忙,僅僅是為了響應里正的號召,怕自己此時不來幫忙,以后若自家出了事,同村的人也不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