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丫道“我沒打算脫離大部隊,你指了路,我再帶著全村一起走唄。”
系統提醒道“你現在是姜二丫,一個之前從未出過村,只剛剛去過兩三次縣城的人,你說你知道東昌郡怎么走,別人會信嗎敢跟著你走嗎”
系統說的也有道理,姜二丫沒有反駁。
村里人除了干過木匠活兒的,大部分都沒有看懂木樁上的貓膩,只以為姜二丫真的比鏢師力氣大,能一掌拍斷大木樁。
聽到總鏢頭愿意把六十兩的價格降到三十兩,他們就有種撿了個大便宜的感覺。
他們紛紛掏出自家的人頭錢,交給里正,催促里正快點兒交錢,快點兒上路,早一刻離開缺水的西昌郡,他們就不用渴死了。
里正只找到這么一個愿意帶路的人,沒有別的選擇,只得付了十五兩銀子,簽下雇傭契書。
年輕的鏢師揮別了總鏢頭,背著包袱上了里正家的牛車。
杏林村人推車的推車,挑擔的挑擔,背包袱的背包袱,緊緊地跟在里正家牛車后面。
老姜頭一家七口人。
老姜頭負責趕牛車,姜老太和姜棟梁坐在牛車邊沿上,守著那滿滿一牛車的家資。
姜大山推著一板車的水囊、水袋,他的妻子兒女走在他的身后,一人背著一個小包袱。
姜大山推著板車走啊走啊,就走到了姜二牛和姜二丫的身邊。
他盯著姜二牛的板車看了看,皺眉問道“二弟,你怎么只有一袋糧食和兩個水囊”
怕姜二牛推板車會累,姜二丫只在板車上意思意思地放了一袋糧食和兩個水囊,其他的都是些輕便的日常用品。
但糧食和水囊上面明明蓋著兩個籮筐呢,沒想到姜大山的眼睛那么尖,隔著兩個籮筐都能看清里面的東西。
姜二丫搶在姜二牛之前回道“我們剛從老姜家分家,只分到了半兩銀子和兩畝水田,水田帶不走,半兩銀子實在置辦不起太多的東西。
您這是瞧我們父女兩個可憐,想要借糧食和水給我們吧
那可真是太好了,謝謝您。”
姜大山笑了笑,對姜二牛說道“還好你們只有兩口人,想來那一袋糧食也夠吃了。水的問題更好解決,只要有水囊,路上再碰到水源,直接去灌就行了。”
說完,他不再多言,默默地與姜二牛拉開了距離。
順著鏢師指的路走了一個多時辰,天就黑了。
再往前,就是一片密林。鏢師說不能再往前走了,晚上的林子里,有吃人的野獸,還有,他餓了。
里正一聲令下,全村就地休整。
姜大山的女兒叫姜明珠,與姜二丫同歲,她從小到大從未一次性走過這么多的路,她都累哭了。
“娘,我不想去東昌郡了,咱們回家吧”
辛臘梅嘆了一口氣“明珠啊,娘也想回家,可是回家了,咱們吃什么、喝什么你沒挨過餓你不知道,沒吃沒喝,真的會死人的。”
姜明珠抹著眼淚,又道“娘,我想我姥爺和姥姥了,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兒。”
辛臘梅鼻子一酸,眼淚一下子掉下來“都怨你爹,要不是他把家里的銀子都折騰沒了,你姥爺就不會把我們趕回杏林村了”
母女倆正悲悲戚戚,姜老太的大嗓門吼了起來“還愣在那兒干什么呢等著我老婆子伺候你們嗎還不過來生火做飯”
姜老太吼完,心里舒爽了。
她這大兒媳婦嫁給她大兒子十幾年了,一直住在娘家不挪窩,她還沒在她面前好好擺過婆婆的譜兒,如今可算逮著機會支使她了。
辛臘梅快速擦干眼淚,應聲而去。她怕自己不去做飯,掌管著糧食袋子的姜老太就不給她留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