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二丫一邊收好路線圖,一邊道“是啊,多虧棟梁叔教過我認字。”
事實上,姜棟梁教給原主的字并不多,只有東南西北、上下左右、花鳥魚蟲和“姜二丫”這么十數個。
但除了姜二丫,沒人知道這一事實,連姜棟梁也忘了自己具體教過哪些字了,畢竟他當初之所以會教原主識字,皆因一時興起。
不管如何,聽了姜棟梁和姜二丫的話之后,沒人再對姜二丫識字的事情刨根問底了。
里正一聲令下,眾人便收拾好了東西,走上了來時的路
杏林村人離開清江縣的時候,清江縣還沒有特別混亂。
但他們往回走,再經過清江縣時,就看到了哀鴻遍野的景象。
到處都是拎著包袱,被迫逃荒的人啊。
有以家庭為單位、成群的。也有以村為單位、幾十上百號人聚在一起的。
人多的欺負人少的,攔路搶東西的惡人處處可見。
杏林村的壯漢手持棍棒,將老弱婦孺護在中間,緊盯著惡人們的一舉一動,慢慢走遠
方家村里正帶著方家村的人剛到縣城外的一條官道上,就碰上了杏林村人。
他上前打了個招呼,問道“你們杏林村不是昨天下午就走了嗎怎么又回來了”
里正還沒說話,嘴快的王癩子就竹筒倒豆子似的,把鏢師帶錯路的事情說了。
方家村里正憋住不笑“你們杏林村的,可真是錢多燒的慌,請什么鏢師啊這下好了吧,花錢買罪受。”
他喊了杏林村里正一句,憋不住地笑“哈哈哈老弟啊,腳下起了幾個泡要不要老哥借你一根針,把那些泡挑掉”
杏林村里正翻了個白眼,“哈”你妹夫
方家村里正伸手一攔,道“別客氣嘛,咱們都是老相識了,借你根針,也不是什么大事。”
杏林村里正又翻了個白眼,道“謝了,不用。你若沒有別的事,就請讓一讓,我們還得繼續趕路。”
方家村里正問道“還趕路呢知道東昌郡怎么走嗎別又在咱們西昌郡里繞圈子了。哈哈哈”
嘴快的王癩子又說了“我們有從鏢師那里弄來的路線圖,還有會看路線圖的姜二丫,肯定不會再迷路了。”
方家村人聽完王癩子的話,決定與杏林村的人一起走。
老姜頭說,方家村人要與他們一起走,就得出錢,與杏林村人一起均攤那“買”路線圖的十五兩銀子。
他的話獲得了大部分杏林村人的贊同。剩下的小部分杏林村人也不是不贊同,而是他們清楚,方家村人肯定不愿給銀子。
果然,方家村人聽說要讓他們出銀子,立即說道“那我們不與你們一起走了,我們走我們自己的。”
他們決定與杏林村人隔開一點點距離,不遠不近地跟在杏林村人身后走。
這樣,既可以讓杏林村人給他們帶路,還可以不用均攤買路線圖的銀子,多好。
杏林村的人有意見也得憋著,這路又不是杏林村的,是大慶國的,只要是大慶人,就都可以走
就這么的,方家村人跟在了杏林村人的身后。
一個瘸子撐著一根木拐杖,走在方家村的最后面,兩眼直直地盯著姜二丫父女和老姜頭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