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后,京都,皇宮之中。
趙文昌的弟弟趙文遠拿著一封書信并一個盒子進了御書房。
山呼萬歲之后,趙文遠喜氣洋洋地抬起了頭,向大慶國最高統治者報告了清江縣琉璃廠成功試產的消息。
“微臣的哥哥一試產成功,便快馬加鞭地將喜訊傳給了微臣。微臣此番進宮,還帶來了一個樣品。”
趙文遠說著,將手中的盒子打開,露出了一個制作精美的雙耳琉璃瓶。
永壽帝激動地站了起來,拿著琉璃瓶反復觀看。
“這真是咱們大慶國自己制造出來的琉璃瓶”
趙文遠點了點頭,“千真萬確。”
他哥雖然在官場混不開,但人又不蠢,哪里會閑著沒事開這種玩笑欺君之罪,可是要滅九族的。
永壽帝一連說了三個“好”字,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自從曹將軍把小王爺的尸體從清江縣帶回來,永壽帝就再也沒笑過了。
國庫空虛,隨洲又碰上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旱,需要大量的錢糧賑災。
西戎的奸細刺殺了大慶的小王爺后全身而退,逃回了西戎境內。
永壽帝想要發兵西戎,為最疼愛的侄子報個仇,卻遭滿朝文武一致阻攔。
大慶國窮啊,要賑災,就打不起仗。要打仗,就沒錢糧賑災。賑災與打仗,只能二選一。
百姓乃國之根本,民安才能國泰。
永壽帝深刻明白這個道理,于是只好暫且放下心中的仇恨,選擇救濟隨洲的災民。
隨洲的災民要是得不到及時的救濟,遲早要造反的。鎮壓起來,又將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能被錢逼到這個份上,永壽帝覺得,自己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窮的皇帝了。
永壽帝最窮的時候,趙家兄弟給他送來了一只會下金蛋的母雞。
大慶國能制造琉璃了哈哈
永壽帝一高興,決定留趙文遠與他一道用膳。
就著御膳房送來的四菜一湯,君臣二人詳談起來。
趙文遠看著眼前那份量不多的四菜一湯,隨便吃了兩筷子意思意思,便沒再吃了。
他怕自己真放開肚子去吃,永壽帝就得餓肚子了。
趙文遠放下筷子,說道“我家哥哥說,如今那琉璃方子已經試驗成功,那些工匠的手藝也越來越嫻熟。
只要陛下一聲令下,他可以立即帶著方子和那些工匠進京,替陛下在京都再建一個琉璃廠。”
永壽帝對趙文遠口中的哥哥滿意極了,決定御筆親書,親自寫一道圣旨給趙文遠的哥哥。
寫到人名時,永壽帝頓了頓,趙文遠立即說道“趙文昌,我家哥哥叫趙文昌,國運昌隆的昌。”
永壽帝一聽“國運昌隆”這四個字,對趙家兄弟更加滿意了。
自此,趙文昌也算是在皇上跟前掛了號的人了。
當天下午,趙文遠便帶著永壽帝蓋了章的圣旨,出發去了隨洲,直奔西昌郡的清江縣。
十天以后,舟車勞頓的趙文遠終于抵達清江縣。
他還來不及與自家老哥好好敘敘舊,就被趙文昌拉到了琉璃廠的庫房里。
趙文昌說道“弟弟,你可算是來了,你再不來,我們這庫房都堆不下了。”
趙文遠看著滿庫房的木頭箱子,問道“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