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昌說道“圣上讓我向我弟看齊,爭取一路升遷,做一品大員。”
定國公和永安侯同時看向趙文昌,之后,他們又同時看向笑瞇瞇的趙文遠。
最后,他們又同時在心底對趙文昌說了一句,“你肯定不行。”
能當一品大員的文臣,哪個不是像趙文遠這樣,一肚子心眼算計的
就憑趙文昌這不顧場合什么話都往外說的憨樣子,永壽帝就算有心捧他,也不可能把他捧成一品大員的。
永安侯敢斷言,趙文昌這樣的,哪怕有趙文遠這樣的好弟弟在背后托著,最多也就能混成個三品官,一品他想都不要想。
永安侯心里這么想著,眼里就難免帶了一點輕視的神色出來。
趙文遠舉起酒杯,笑瞇瞇地朝永安侯遙敬了一下。
永安侯的腦瓜子一疼,趕緊舉起酒杯,無聲地向趙文遠賠罪。
趙文昌對此毫無所覺,仍舊對著姜二丫,絮絮叨叨地說著他在京都的事情。
趙文遠一邊吃吃喝喝,一邊聽他哥暢所欲言。
等他哥快要說到辦琉璃廠時,那些太監向永壽帝抬高各種物料的報價,從中獲利的時候,趙文遠才打斷了他哥。
“哥,咱們該走了。”
趙文昌一拍額頭,道“是了,我們還得進宮一趟,向圣上復命。”
趙文昌這樣的性子,若沒有趙文遠在身后護著,在京都這半年多,起碼已經死了十幾次了。
可即使有他弟護著,他這半年多也過的很憋屈。
在京都過得越憋屈,他就越想念在清江縣的那段日子。
有姜二丫幫他收拾那些鄉紳富戶,收拾那些山賊,他在清江縣的時候,干什么都很順利,而且很容易就干出了成績。
在永安侯府見到姜二丫,對于他來說就是他鄉遇故知。
他的傾訴欲一下子就上來了,因此,他才會滔滔不絕。
還別說,找姜二丫傾訴完,他心里輕松多了。
趙文遠在心底無奈地搖了搖頭,帶著他哥向眾人告辭。
臨走的時候,他特地拉著姜二牛,在眾人面前表現出一幅關系很好、特別親密的樣子,又給姜二牛撐了一回腰。
姜二丫見此,決定回清江縣以后,再想辦法幫幫倒霉的趙文昌。
趙文昌馬上要回清江縣了,而清江縣九月下旬,即將迎來一場空前絕后的蝗災
因為趙家兄弟對姜二牛釋放的善意,定國公夫婦對趙家兄弟的好感度直線上升。
永安侯覺得剛認回來的大孫子與朝中一品大員交好,也是一件挺漲臉的事情。
趙士杰覺得兒子即使在鄉下,也能交好朝中一品大員,實在是太有本事了,不愧是他和敏敏的孩子
永安侯夫人還在因為琉璃方子的事情,在心里不停地咒罵姜二丫父女。
燕王府的老太妃聽了一個婢女的耳語之后,目露精光,打起了姜二丫和花香肥皂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