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星河的成長,還需要一個過程。蕭景元卻已經在挖他的墻角了。
蕭星河決定讓永壽帝派給他的那兩個暗衛出馬,給蕭景元找點兒事做做,讓他忙碌起來,沒空再惦記姜二丫。
暗衛領命而去。
當天下午,蕭景元的后院就起火了。
他家側妃假懷孕的事情被揭穿,他家正妃抓著這個把柄,把側妃打了個半死。
側妃的娘家聽說了這個消息,立即與正妃的娘家鬧了起來。
側妃的娘家地位并不比正妃的娘家低多少。
可以說,兩家是旗鼓相當、勢均力敵的。
這樣的雙方要鬧起來,就是一場拉鋸戰。
兩家人你來我往地鬧著,把蕭景元這個燕王世子鬧得頭疼無比。
最后,燕王這塊老姜出馬,拉著那兩家的家主秘談了半個晚上,承諾了許多好處,兩家才消停下來。
長平王的嫡次子和廣平王的嫡三子剛被誣陷,說他們與燕王世子在永安侯府門前墜馬一事有關,正氣惱著,便聽說了燕王府的熱鬧。
雙方一碰頭,決定暫時結成同盟,先把燕王世子搞下去。等燕王世子沒了競爭力,他們兩個再一決高下。
第二天的早朝上,永壽帝剛讓人宣讀了冊封姜士杰和姜二牛的圣旨,便有幾個御史跳了出來。
這幾個御史都是來參燕王世子的。
他們說,燕王世子連自己的妻妾都管不好,又怎么能做好陛下給的那些差事呢
建議陛下收回燕王世子手中的權利,將那些差事交給其他有能力的人來做。
比如,長平王府的人。
又比如,廣平王府的人。
至于到底是這兩府中的哪兩個人,大家心知肚明。
永壽帝也心知肚明。因為這些人玩的這些招數,都是他當年玩剩下的。
為了帝位,永壽帝和他身后的利益集團也曾干了許多見不得光的事。
下朝之前,永壽帝酌情給燕王世子減了一半的工作負擔,將收回來的那一半工作,交給了長平王的嫡次子和廣平王的嫡三子。
下了朝,永壽帝沒有去御書房處理政事。
他給自己放了半天假,直接鉆進了后宮。
永壽帝想,要不是無人可用,他才懶得搭理什么燕王世子、什么長平王的嫡次子,以及廣平王的嫡三子這樣的人。
這些人,沒有一個比得上他親自養大的星兒。
可哪怕是星兒,也只是他的侄子,不是他的親生兒子。
一想到將來要把皇位交給自己親生兒子以外的人,永壽帝怎么想就怎么不甘心。
因此,他才會鉆進后宮里去的。
后宮有佳麗三千,他想,他還不算太老,再努力播播種,也許還是可以收獲一個親生兒子的
另一邊,冊封姜士杰和姜二牛的圣旨到了永安侯府的那一刻,立即引起了一片嘩然。
被關在佛堂里的永安侯夫人聽了這個消息,頓時扯斷了手中那一百零八顆佛珠。
姜士祥和姜延亮緊緊地捂住了耳朵、閉上了雙眼。仿佛他們不聽不看,便不知道圣旨上說了些什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