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星河立即拉著文武百官開了個會。
商討如何把產出來的糧食調劑到缺糧的地區去,如何做好糧食倉儲工作,以及如何避免“谷賤傷農”等等的問題。
蕭星河的會還沒開完,扶桑國的大聰明就帶著隨從急急忙忙向大慶告辭了。
他們得趁著大慶官員忙亂,沒時間緊盯他們的一舉一動,悄悄地買糧種,悄悄地回國
十天之后,大聰明一行人在大慶國的東昌郡,典當了身上所有的貴重物品,經過一番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以十六文一斤的價格,從死要錢的當地人手里買了十幾船雜交水稻。
啟程回扶桑的那日,他們還聽到了一個消息大慶將以十五文一斤的價格,向國外出售脫好殼的白花花的大米。
正常未脫殼的糧食,在各國之間,一斤賣六到十文不等,脫個殼,一斤要去除三兩的谷糠。
脫了殼的新品種好糧賣十五文一斤,價格有點兒小貴,但也還算合理。
大聰明回望身后那十幾船花十六文一斤買來的雜交水稻,心中隱隱抽痛。
買貴了啊
但轉而一想,大慶皇帝為什么不直接向各國出售帶殼的雜交水稻,非得等脫了殼再來賣
一定是怕別人把買回去的水稻當糧種,種出同樣高產的二代糧食來
這十幾船糧食貴是貴了點兒,但它可以當種子種啊,脫了殼的大米還能種嗎
那肯定不能啊
蕭星河你想多了,我們當然也可以直接賣未脫殼的糧食,但我們有碾米機,為什么不把脫殼這道程序的加工費也掙了呢剩下的谷糠還可以留著做飼料,多劃算
大聰明帶著隨從和那十幾船雜交水稻回了扶桑,向扶桑君主匯報了自己在大慶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扶桑君主見了雜交水稻,猶如見了絕世美女,臉上的垂涎之色掩都掩不住。
他狠狠地夸了夸大聰明,然后命令全國,大量開墾平原邊際的山地,向山腳要地。
只有趕在明年春耕前,開墾出更多的耕地來,才能種下更多的雜交水稻,到了秋天,才能收獲更多的糧食。
多多的糧食,在扶桑君主的眼里,就等于國富民強。
為了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扶桑君主勒令貴族,明年秋收后,至少要給老百姓留一成半的糧食。
多出來的那半成糧食,就像一個又香又甜的大餅,勾得老百姓沒日沒夜地為貴族開墾土地。
一時間,扶桑各地都掀起了開墾邊際土地的熱潮。
貴族只要地,越多越好,別的什么也不管。
老百姓找不到組織,只能憑感覺,覺得哪塊地能墾,揮著鋤頭就開墾了。
這樣盲目的行動,破壞了各地的自然環境,不久之后下了一場暴雨,引發了頻繁的滑坡、泥石流。
扶桑國損失慘重。
狗系統把扶桑國發生的事情當八卦說給姜二丫聽,姜二丫聽了只能聳聳肩。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大慶都說不賣種子了,扶桑使臣非要在底下搞小動作,偷偷買不能留種的糧食回去當種子。
來年糧食減產那是一定的了。
扶桑的君主和貴族也是,一點兒農事也不懂嗎
既然要開墾邊際土地,肯定要做好相關的防范工作,防止過度破壞環境引發自然災害。
大慶這一點就做的很好。
扶桑人完全可以照著大慶抄作業嘛。
抄作業都抄不好,活該它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