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放棄了
魯王氣的幾乎要跳起來,最近先是經歷大悲,然后是大喜,然后又是大悲,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翻身的希望誰知道卻又是轉頭一場空,又要希望落空了,他心里一時險些承受不住。
眼看著他的表情都變得猙獰和扭曲,常公公咳嗽了一聲“殿下,老奴也知道您現在的心情。可恕老奴說句不中聽的話,該為您做的,七公主和賢妃娘娘都已經做過了,只是天不遂人愿,既然已經試過了也沒有辦法,那您不如便既來之則安之去薊州固然對您來說是屈尊了,可也有句話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是嗎”
要說,就是永昌帝兒子太少。
所以哪怕前些年他也對幾個兒子都不怎么樣,對每個兒子都公平的疑心,可哪怕如此,他也從來沒要對自己哪個兒子不好過。
以至于縱容的魯王吃不了一點苦。
只不過是去個薊州罷了。
這怎么了當年李世民被逼成什么份上了
古往今來也不只是魯王一個人被貶,多的是人被貶到苦寒之地,最后還是熬出頭的。
現在若是魯王聰明的,就該老老實實收拾包袱,直接滾去薊州,這樣過個幾年,說不得就把永昌帝熬的心軟了。
可魯王心中憋著一口氣。
他欲言又止。
常公公見他如此,也不再多勸了,干脆便轉身去辦自己的事了。
他出門之前,還見到了準備出門的楚明輝,急忙停下來恭恭敬敬的行了個禮。
楚明輝對待這些內侍自來都是很妥當的,客氣的頷首,便問“不知道常公公來是有什么要緊事”
他也覺得奇怪。
分明催促魯王去薊州的旨意已經下來好幾天了,一開始魯王還如喪考妣似地,天天都在家里打雞罵狗,但是這幾天卻忽然又變了個人似地,變得志得意滿的。
他當然猜測到魯王應當是在宮里使力了。
只是,看現在常公公這表現,倒也不像是高興的樣子。
他若有所思。
常公公輕輕嘆了口氣,不知道怎么的,相比起魯王,他總覺得楚明輝的情緒要更加穩定的多,小小年紀能有這份沉穩真是少見。
普通人遇上母親在宮內橫死,父親又被貶謫,早就崩潰了。
他卻始終彬彬有禮,幾乎從來沒有失態過。
沉默了片刻,常公公委婉的提點了楚明輝幾句。
楚明輝自來是個聰明的人,常公公雖然只是說了寥寥數句,他卻立即便領會了常公公的意思,沒有想到魯王瘋到要讓七公主去東瀛和親的地步。
他忍不住冷嘲熱諷“父王真不知道是如何想的,若是愿意和親,早就已經和了,哪里會辛苦打了這么多年的海戰”
可笑魯王竟然連這個都看不透,還以為送出妹妹出去便能換來永昌帝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