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虞小憐和蘇景辰回去的時候,除了米面外,還拉了一些木炭回去,這些木炭還是虞小憐在陽城的時候買的,當初離開陽城的時候,她收進空間里的,到了洛城以后,由于天氣暖和,一直也沒用上。
虞小憐還拿了些土豆和地瓜。
對孫五爺他們,虞小憐說是在外面買的,還說晚上誰餓,就烤土豆、烤地瓜。
孫五爺問虞小憐花了多少錢
虞小憐就含糊其辭的說,沒花多少。
但孫五爺抓了一把白花花沒有一個稻殼的米,又看了一眼細白的面,心里知道這些東西便宜不了,粗糧尚且高價呢,這么好的糧,肯定便宜不了。
就孫五爺和虞小憐說話這么會功夫,廟里有些人已經睡了過去,開始打起了呼嚕。
虞小憐目光掃了一圈,發現被褥并不夠用,兩人用一個都還少,有些人身上搭的是幾件帶補丁的衣服。
有的身下什么也沒鋪,就那么躺在了地上睡了過去,虞小憐心里難受。
但要讓她去給所有人買新被褥,這有點太不現實了,這時候被褥大多都是自己用棉花做,店里幾乎沒有成品賣。
再一個,又買了兩個馬車后,虞小憐身上也就剩二百多兩了,這還是孫氏把家里所有的錢,都給虞小憐帶著了。
虞小憐將自己的夾襖脫下來,蓋在一個蜷縮成一團,在地上睡的正香的小女孩身上,“我出去轉轉”
“我跟你去”蘇景辰再次跟上虞小憐。
虞小憐邁出破廟大門的時候,還聽見孫五爺叮囑她,不要再亂花錢了。
蘇景辰問虞小憐,“你要去哪兒”
虞小憐腳步不停,眼睛四處張望,“我要找個當鋪,當點東西。”
目前只有當點東西,來錢才快。
虞小憐和蘇景辰走了兩條街后,終于找到了一家門面挺氣派的大當鋪。
虞小憐打算當一個玻璃杯,她提前用一塊白布將玻璃杯包好,玻璃杯這個東西不扎眼,她還知道大概價格,當鋪忽悠不了她。
虞小憐很順利的就換來了五百兩銀子。
是的,她要的是銀子,沒要銀票。
以后這幾年里,虞小憐都不打算收銀票,也不打算把錢存錢莊了,因為她再清楚不過,很快就會亂了,亂了以后銀票就是一張廢紙,沒有錢莊會給兌換。
大家都帶著銀兩逃命去,錢莊的東家也不例外,別說什么信譽不信譽的,信譽重要還是一家老小的命重要
大涼民間并沒有什么,一百兩一個的銀錠子,通常一百兩的銀錠子都是官銀,由官府統一制造使用,平常百姓不能用。
五十兩一錠的也很少見。民間最常見的就是十兩一錠的。
當鋪老板給虞小憐的就是十兩一錠的,共計五十個。
這五十個足足有三十斤重,虞小憐裝進包袱后,系好、背走。
一出當鋪,找個沒人的巷子,虞小憐就把包袱丟進了空間里,只拿出二十兩揣在懷里。
“走,去成衣鋪。”
虞小憐將成衣鋪最便宜的成衣都買了,不分男女,不分大小。
因為孫家那些人從七老八十,到牙牙學語都有。
做不了棉被,她可以給他們買棉衣,雖然現在的棉衣還只是二棉的,但也能抵御風寒不是。
茅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