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嗐,你們這些文人,就喜歡行禮,謝來謝去的。
話說,這段時間我大哥給你派詩會請帖沒有”趙知群忍不住好奇起來。
虞小憐點頭,“派了。”
現在她家里已經有三張,趙知蘊著人送來的請帖。
虞小憐也正在琢磨,是不是得去一回了。
要是推脫有事一直不去,好像不太好。
事實上也不是她推脫,這段時間她是真的忙。
現在樹人書院的幾個夫子的算學,算是讓她帶出來了,所以,她現在已經不隔一天去一次樹人書院了,半個月去一回就行。
頭兩次的請帖,就只是單純的請帖,第三次趙知蘊著家丁送來的不只是請帖,還有一封趙知蘊親手寫的信。
虞小憐當時看完信后,就告訴趙家那個家丁,她盡量抽空去。
那家丁臨走之前,和虞小憐說夫子,您上次也是這么說的,還不是沒去,害的我被老爺說,我們老爺說了請不去您,就是我沒好好送請帖的原因,您就當可憐可憐我吧
虞小憐當時好言好語的,把趙家的家丁忽悠走,然后又繼續忙了,她記得她那陣兒忙著修改冬季服裝的圖紙,再加上還得回桃花村研究土烤爐的事兒,反正很忙就對了。
“今個兒是初幾”虞小憐蹙眉。
趙知群想了一下,道,“今個兒好像是小雪,十月二十九。”
虞小憐一拍腦門,“那你大哥邀請我的詩會,正是今日。
那我先失陪了,趙五哥,今個兒我再不去的話,恐怕趙夫子就該去我家找我了。”
趙知群略帶同情的看了眼虞小憐,“我大哥有替人整理詩集的毛病,等你吟的詩夠出一本書了,那時候他大約能放過你。”
虞小憐嘴巴張成o型,趙夫子這是什么癖好
“一本書多厚”虞小憐問。
趙知群想起慘兮兮的白老頭,用手比了一手指節的厚度,“反正白老頭寫了這么厚,我大哥還沒放過他,后來老頭留下一封信,說他靈感枯竭了,就帶著白夫人連夜北上了。”
嘶
虞小憐倒抽一口涼氣
趙知蘊是古代壓榨機吧
“那你大哥自己寫了多少”這種人的日常生活,應該是三句不離詩吧
“反正我大哥就有個院子,里面有八間書房都是滿的,至于有多少是他自己寫的,我不知道,我從小就對讀書沒有興趣。”
如果說趙知群有什么特別的那就是他是他家武力最高的存在,知識底蘊最薄弱的。
趙家可并不是靠傅宜壯大起來的,趙家以前就是大家族,而且是書香世家。
只是從他們知字輩開始,變了。
經商的人多了,讀書的人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