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小憐覺得過段時間,她有必要去看看武氏,哪管開導她幾句也好,要不是那時候武氏和她娘很聊得來,其實她才懶得管這閑事。
虞小憐住的地方,并不是一個單獨的院子,而且貢院一排房屋中的一間,她左右房間住的是兩位文官,男的,嗯,準確的說她的鄰居是兩個老頭。
這兩個老頭,一個姓劉,一個姓于,都是貢院的監試官。
監試官,顧名思義,考試時候負責監考的官員。
虞小憐和這兩個老頭,只是點頭之交,并沒有深入交流過,就是一碰面,一點頭就過去了。
虞小憐看了眼拱門處,不見趙三丫回來,就打算回屋去,不想,被監視官老劉頭給攔住。
“虞學官有禮”老劉頭行了個叉手禮。
“劉大人”虞小憐連忙回了一禮,并把身子向下彎了些許。
這老劉頭可六十多歲了,雖然官職小,從七品,在她之下,但虞小憐可不認為她有什么地方,可以高人一等。
監試官這職位雖小,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當的,這些年來,虞小憐一直本著誰也不得罪,多個朋友多條路的原則混跡江湖,所以,老劉頭過來和她搭話,她立刻有禮的將姿態放低。
“虞學官,下官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該不該說”劉監試沒等說正事,就一副不好意思開口的樣子。
虞小憐看劉監試的樣子,實在不像個在官場混跡多年的樣子。
“劉監試,但說無妨,但凡我能幫上忙的,小憐一定盡力”
自從虞小憐住進了貢院,可以說是整個貢院議論的焦點,不說把虞小憐祖宗八代拿出來討論,那也差不多了,劉監試就從別人嘴里打聽到虞小憐在洛城生意做的很大,而且因為種辣椒,建作坊,帶富了桃花村的事。
劉監試的老家在北地川頭縣,川頭縣很窮很窮,地質又不好,沙堿土地多,糧食產量很不好,劉監試來找虞小憐,主要是想有問問,這沙堿土地它適不適合種植辣椒這種東西。
虞小憐搖頭,“沙堿土地好像不適合種辣椒”據她說知,堿土地只適合種植沙棗和枸杞之類的東西,沙土地則更適合種花生和西瓜之類的東西。
聽了虞小憐的話,劉監試有些失望,本來想為家鄉做一些微薄的貢獻,卻不想辣椒這個值錢的東西,并不適合他的家鄉土壤。
西瓜那種東西,他家鄉人沒有愿意種的,這種東西是季節性極強的東西,產量又不好,即使價錢比糧食貴人許多,但銷路不好,農民即使種了,也賣不上滿意的價錢,白白浪費了土地。
不過,劉監試并沒有死心,他開始和虞小憐討論怎么改變沙堿土地土壤的事兒。
土壤的確是能改良,不過,改良土壤可是個大工程,需得從別的地方挖取上好的黑土,然后覆蓋在沙堿土地上,而且還得達到一定厚度才行。
改良土壤的方法有很多,微生物法、植物法、上肥法、添加劑法、排土客土法,不過這樣方法里,真正適合古代的估計只有上肥法。
閑著也是閑著,虞小憐很有耐心的告訴了劉監試如何改變土壤肥效的辦法。
“如果有條件最好是向土壤中摻入有機肥料,例如豬糞、糞肥、牛糞等,使用有機肥料,可以防止土壤結塊,在提升土壤肥效的前提下,還能改良土壤的松軟透氣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