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墨白召來林州知府林鶴慶,讓他立刻回林州整頓,下了毒的井水,要安排人手重新給村民打井,挖了陷阱的道要重新修好,塌了倒了的房子和起墻,也要想辦法恢復原樣。
林鶴慶一臉的
沮喪,百姓們都跑光了,他手里沒人,怎么干活
君墨白瞪了林鶴慶一眼,「不是還有好幾千士兵嗎讓他們先干著,至于出逃的百姓,你們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讓他們主動回來」
君墨白看向蘇景辰,希望蘇景辰能出個好主意。
蘇景辰早就想充實陽城縣的人口,「只要咱們林州肯許以重利,不愁百姓不回來」
只要福利夠好,別說是以前流失的人口,就是錦州和渤海城的漁民們,說不定也會被吸引過來。
「可是,咱們林州現在窮啊」林鶴慶嘆息一聲。
蘇景辰道,「年前的時候,平城和渤海城還有錦州和冀州那邊都有派人過來訂購水泥。
咱們開鑿人手不夠,我看不如將水泥方子賣給他們,讓他們也在他們的縣城創辦水泥廠,這樣也可以緩解咱們林州資源緊張的問題。」
「依蘇大人之見,這水泥方子賣多少錢合適」林鶴慶問。
「賣多少錢都不合適」蘇景辰勾唇一笑。
林鶴慶和君墨白對視一眼,一時間不明白蘇景辰的意思。
在兩個上官面前,蘇景辰也不敢賣關子,繼續道,「渤海城臨海,海物和海鹽對咱們林州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至于錦州,咱們林州流失的一大部分難民,都被錦州接收了,咱們可以用水泥方子,將錦州白籍的林州人要回來。
平城的話」
蘇景辰所謂的「賣」,并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賣,但得到的東西卻被真金白銀更實在。
只有人口才能創造更多更大的財富。
君墨白目光幽深的在蘇景辰和林鶴慶之間來回游蕩,他突然覺得蘇景辰比林鶴慶更適合林州知府這個職位。
蘇景辰升官可以,但只能是在林州,這樣的能人,他可不想放到其他王爺的封地上去。
君墨白走后,林鶴慶和蘇景辰開始分工明確的各干各的。
比起林州城來,陽城沒破,能更快的恢復如初。
蘇景辰派了兩伙人,一隊往渤海城去,一隊往錦州去。
沒過幾日,渤海城的那邊就派人過來和蘇景辰談合作了。
蘇景辰的條件很簡單,海鹽。
海物到不是最重要的,他主要的目的是鹽。
鹽貴,官府對鹽管控的又極嚴格,但渤海城臨海,他們產鹽。
「蘇大人,我們渤海城的確產鹽,但朝廷派有鹽運使掌管鹽道,我們縣衙的人,是沒權私下拿鹽的。」來合作的人是渤海城的縣丞,姓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