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芳,你先別著急。”
容水根湊過去,一手搭在她的肩膀上,“你還記得紅山村嗎”
“那不是你的老家嗎”吳傳芳用手擦了擦臉,“怎么老家那邊回信了”
“沒。”容水根搖了搖頭,“去了知青辦我才發現平慧要去的公社離紅山村并不遠,兩個地方也就三四個小時的車程。”
吳傳芳一聽就反應過來,“你的意思是,讓曉曉去紅山村”
“現在是紅山大隊了。”容水根拉著媳婦的手,回憶著過去最困難的時光,“當年鬧糧荒,我們一家老小背井離鄉,一路走得艱難,幾位長輩相繼離世,又因為一場和家人走散,如果不是好心人收留,如果不是你爸傳授我一門手藝,也不會有現在的我了。”
說著說著,話語中多了些哽咽。
這些話說得輕巧,也只有他這個當事人才知道當年有多難,和家人走散后,他能活下來真的算是僥幸。
“行了,都是二十幾年前的舊事,別一直憋在心里。”吳傳芳安撫著。
容水根回望媳婦,他這輩子能遇到吳家人,絕對是前輩子修來的福分。
“看什么看趕緊往下說。”吳傳芳一巴掌拍在肩膀上,沒心思和他互望,“你是想讓曉曉去紅山大隊”
“嘶。”容水根疼得呲牙,瞧著媳婦又抬起手,他趕緊點頭“對對,前些年寄往紅山大隊的信都沒音訊,一封回信都沒,想來我家里人要么和我一樣,落地在其他地方,要么就是都不不過,紅山大隊到底有一些遠親和舊相識,曉曉過去了,也不怕沒人護著。”
當時走散的時候,家里只剩下他爸和哥姐還在。
等他在這里落根,這些年時不時會寄信回紅山大隊,但一直都沒收到過回信。
也就沒回去看看的心思。
畢竟現在想出遠門一趟實在是太難太難。
爸和哥姐不在,但紅山大隊肯定有他以往認識的相識和一些遠房親戚。
而且他印象中的老家,說不上全是大善人,但大多淳樸和善,再加上血親這一層關系,總比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強。
吳傳芳也是想到這些。
她知道結婚那條路走不通,既然現在能有一個好的選擇,自然得把握住機會。
沒多猶豫,吳傳芳又急匆匆地出門。
容曉曉從隔壁院子湊完熱鬧回來,家里又沒了人。
“曉曉,你媽這幾天跑來跑去地忙活,是不是因為你的事”一旁的馬蓮仗著輩分指指點點,“你也是不孝,怎么能讓父母為你這么操勞就該收拾東西趕緊下鄉,別讓父母擔心。”
容曉曉咧嘴,“是是是,嬸子說的是。”
馬蓮很是滿意她的態度,“就跟我家兩個閨女,你看她們多孝順,從小到大什么時候讓我發愁過你啊,還得多學學。”
容曉曉笑著擺手,“我年齡大了學不會,以后嬸子的孫女們可以向她們姑姑學習,爭取發揚光大”
馬蓮皺了皺眉頭,明明是順著她說,可怎么聽得這么不對勁
容曉曉往她那邊走去,特誠懇地建議著“嬸子,您家最好多生幾個孫女,孫女好啊,乖巧懂事還聽話,四五歲就可以幫著干家里的活,十八九歲就能嫁出去換錢,嫁了也不算潑出去的水,還能從婆家搜刮東西貼補娘家。”
說著說著,她掰著手指頭算著,“您要是有十來個孫女,以后一家老小都不用工作干活,全由孫女靠著婆家補貼也能過上好日子了。”
“”馬蓮一臉恍惚。
還、還能這么算
手指頭動了動,忍不住跟著算了起來。
容曉曉眨巴眨巴眼,“真羨慕嬸子,以后靠著女兒孫女就能發家致富了。”
掰算的手指頭一僵,馬蓮立馬反應過來,“你你你什么意思這是說我賣女兒”
賣是真賣呸,她哪里有賣不過就是給女兒們找個好婆家,順便再收點錢來報答養育之恩。
“怎么能說賣”容曉曉比她還要驚訝,“明明是她們孝順以后你孫女不像她們姑姑這般孝順,記得好好教育,不舍得打孩子,就磨著孩子們的媽,婆婆教媳婦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嘛”
說著,她又好奇問道“王財哥最近在相看媳婦吧嬸子要不要提前磨磨未來媳婦,讓她多孝順孝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