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卓的父親秦浩山,就是修煉的這門功法。
《金蟾吐納訣》是一門典型的吐納功法,修煉之時的動作形態如同臥地的金蟾,還會發出呱呱的共鳴之聲,故此而得名。
早在很多年以前,秦卓便把這本《金蟾吐納訣》翻的滾瓜爛熟,還嘗試過很多次,但是都以失敗而告終。
現在,他打算做新的嘗試!
“這本《金蟾吐納訣》屬于凡級功法,用來入門是不錯,但是難有成就,要不要……”
秦卓心中一動,激發了金手指,點在了《金蟾吐納訣》的封面上,來來回回的摩擦了起來。
有了金手指,哪里不滿意就點哪里!
很快秘籍就發生了變化,被薄薄的金光所籠罩,在秦卓的眼皮子底下,變化成為了另外一本秘籍。
狂蟒吐納訣!
從一本吐納訣變成另外一本吐納訣,看來金手指所引發的進化是循序漸進的,而非隨機變化。
秦卓翻開書頁,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這是一本良級三品的功法,比之前那本整整提升了一個品級,有著巨大的差距。
凡、良、優、究、圣、王……功法以此劃分品級,之前的金蟾吐納訣是凡級,而現在的狂蟒吐納訣是良級。
繼續往下看,秦卓發現兩本書的內容一脈相承,有著互通之處,在一些核心上是相通的,只是這本更加的精妙,修煉效果也更好。
相應的,修煉難度也會更大!
秦卓之前已經吃透了《金蟾吐納訣》,再學這本《狂蟒吐納訣》,自然要容易很多。
他看完了第一層的內容,然后合上書頁,清空了一下場地,在屋里練了起來。
初學乍練,自然生澀,再加上書中的動作難度很大,甚至有些別扭,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秦卓依葫蘆畫瓢,按照書中第一層的記載進行修煉。
就見他伸手成掌,模仿出蛇頭姿態,一舉一動柔中帶剛,如同蟒蛇進攻捕食。
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會覺得處處艱難,等一整套動作完成,頓覺通體舒泰,尤其是小腹處微微發熱。
玄修追求力量,有高下之分,從弱到強分為九個大境界,以“九”為開始,“一”為最高。
最初的起步大境界稱之為“九泉境”,這個境界要在體內開辟出九個“真力源泉”,顧名思義,這些源泉便是誕生真力的所在。
萬事開頭難,據秦卓所知,哪怕是天賦絕佳的天才,也要半個月左右,才能在體內開辟出第一個真力源泉。
別人都是從幾歲開始便進行修煉,秦卓今天才起步,其實已經晚了別人太多太多。
打了一遍《狂蟒吐納訣》之后,秦卓馬上進入了下一輪的修煉。
一遍、兩遍、三遍!
從第三遍開始,他漸入佳境,動作越來越熟練,有了幾分行云流水的意思。
隨著次數的增加,他的小腹之內變得越來越熱,猶如火爐一般,就好像有什么東西要從中鑄就而成!
當做到第七遍,秦卓已是大汗淋漓,近百個動作一氣呵成。
最后一個動作,他模擬狂蟒翻身的動作,身形一個扭回,手腳一起帶動,手掌向前刺出,如同張嘴吐信。
嘶嘶!
秦卓的血肉之軀產生某種微妙的共鳴,發出了類似于蟒蛇吐信的聲音,并且感覺到有氣流從身體各處穴位注入體內,經過不同的途徑,匯聚到了小腹最熱的一處,對那里進行沖擊。
這一下如同沖開了堤壩,頓時豁然開朗,形成了一個玄妙的體內空間,從中產生了一個真力漩渦。
絲絲縷縷的真力涌泉而出。
真力源泉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