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根據天景百條的制約,正道修士是不可以用仙術殘害凡人的。哪怕凡人有罪,也不行。
仙術只能用來斬殺妖魔,而不能傷人。
宋從心心里幽幽地嘆氣,其實關于這一點,解決辦法并不是沒有的。在布施良種且良種尚未劣化的幾年間盡可能地推廣讀書教育,讓百姓們在一個富足的生存環境下開智開悟,學習技藝。這樣一來,思想與技力同時發展,皇朝便能平緩且自如地過度到下一個時代。
但,誰有那么大的魄力,敢去嘗試這種堪稱孤注一擲的事情呢貴族階級又怎會允許那些低他們一等的“賤民”與他們平起平坐呢
行路難,難于上青天啊。
顯然,這場辯論爭執到最后也沒有一個讓雙方滿意的結果。仙門最終能答應的只有給咸臨國一個交代,并承諾若是幕后之人乃凡塵中人,那關于這些人的處置將會移交咸臨國。同時,九嬰身死導致的魔氣侵染,無極道門會派遣弟子前來凈化這片被污染的領土。與之相對的,宣白鳳公主也做出了一定的讓步,她同意無極道門在咸臨國邊境三城布道,因為這些子民通過這些年軍中推行的識字教育,已經達到初步“開智”的標準了。
宋從心聽出來了,恐怕邊境三城推行的識字教育,便是宣白鳳公主此次談判的籌碼。
上宗大抵是不會放過這次“試行”的機會的。宣白鳳公主算是頂著得罪天下人以及違抗中州最大國的壓力,給仙門開了方便之門。
僅從這點來看,便可以察覺到宣白鳳對麾下城池掌控力的自信,以及她同樣不愿咸臨被他國掣肘的野心。
為什么仙門如此執著于“開智”呢僅僅只是因為想要傳播道統嗎宋從心有些想不明白。
在經歷了漫長且熬人的思想碰撞與言語廝殺之后,宣白鳳與應如是也冷靜了下來,他們抿著鶴吟奉上的茶水,開始談點其他的話題了“聽說此次九嬰之災,有一位姓宋的仙長居功甚偉。是她最先發現了九嬰的陰謀,整合了所有弟子共同反擊,才令桐冠城沒有毀于一旦”
應如是跟宣白鳳扯皮了半天,滿心火氣未散,他陰陽怪氣地譏諷道“不僅居功甚偉,還傷勢甚重呢。”
宣白鳳只當沒聽見他的嘲諷,只是轉向鶴吟,鄭重道“不知我可否拜訪一下這位宋仙長我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感謝和歉意。有什么我能做的,還請盡管開口。”
宣白鳳說這話倒是真心的。為國為民而不得已的利益糾紛是一回事,對于那位危急關頭力挽狂瀾、方才沒讓事態發展到最糟糕境況的“宋道友”,她心中自然也是感激的。只是她的感激在應如是看來也不過是紅塵政客作秀的一種手段,他正想反唇相譏,卻被鶴吟攔住了。
鶴吟沉吟思量,不確定宋道友目前的狀態可不可以見人。她還沒斟酌好拒絕的言辭,便聽內室傳來了一道低沉平和的男聲。
“讓她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