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立時的,“砰”的一聲,原本通透晶亮的留影石霎時碎成了無數黯淡的靈石,散落在桌上。
董桀愣了一下,笑道“小友這留影石未免靈質太差。”
與姜家席位臨近的東華山座上,太陰宮主險些拍案而起。品質最好的留影石才經得起董桀那般磋磨,這老東西究竟是想掩蓋證據還是單純找茬既然是要作為證據,那自然是最初帶下東海的那塊留影石才有足夠的說服力,而如今被這老東西給毀了,他到底意欲何為啊
然而不等太陰宮主出聲呵斥,諸位大能只見那膽大包天的后生突然抬頭,眼神十分平靜地凝視了董桀半晌。
那眼神,不知道應該如何形容,清冽湛然,似乎還透著幾分“了然”。
“無妨。”只見少女再次從袖中一掏,頓時便自袖袋中掏出十數塊留影石,而后從其中選出一塊靈光最盛的,遞給身旁的師長,“佛子帶下東海的留影石足有十數塊,拂雪自留了三塊,而后又刻錄了數十塊。董長老若覺得靈質不佳,不妨再換。”
噗。用袖子擋著太陽打瞌睡的風猴君發出了一聲漏氣般的笑。
“”眾人都沒想到這晚輩竟是有備而來,看著董桀偷雞不成蝕把米,有人不禁在心中嘀咕,以前無極道門的行事作風好像也不是這樣的啊
梵緣淺的三塊留影石,宋從心一塊給了明塵上仙,一塊給了預知此事的天權君,另一塊則給了禪心院的主持。有這三人作保,之后自然再沒有出現“不慎毀壞留影石”的情況,諸位大能讀取了留影石中的內容后,大半面色都沉重了下來。
太陰宮主坐不住了,她忍不住問道“你遇見姬重瀾時你覺得,她還是姬重瀾嗎”
這話其實問得沒什么道理,畢竟以宋從心的骨齡,她不可能見過以前的“姬重瀾”。但宋從心思索了片刻后,仍舊答道“姬城主在與人對話時條理清晰,思緒縝密,與全然失去理智的亡海者并不相似。但是想必宮主也能看出來,姬城主的思想可能早已在暗中扭曲了。”
一位世家長老禁不住道“分神期修士的神識都能被扭曲,這外道真能如此厲害”
“并非如此,這其中也有其他因由。”宋從心將呂赴壑告訴自己的情報拆析了一遍,推測姬重瀾是在鉆研氐人國書籍時便已經觸及了“污染”,她當時修為不深,很可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小心著了道,她將自己收集到的情報與見解闡述于眾人,“姬城主登神之舉或許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渦流教尾大不掉,另一方面是姬城主自身的顧慮以及對未來的思考,還有自救。”
宋從心講得很細,從她的話語中,眾人逐漸還原了事情的原貌。比起負責傳信的弟子一句輕飄飄的“姬城主乃是外道教主且早已背叛”的話語,宋從心闡述的一切都有理有據,且有情理與源頭可循。不少原本對此事抱有質疑的態度、認定姬重瀾不可能背叛的人,在宋從心的講述下也逐漸信服了起來。宋從心在講述這些時并沒有摻雜個人的情感,只是如實描述自己經歷的一切,這無疑更具說服力,同時也令人心生好感。
“原來如此”就連視姬重瀾為摯友的太陰宮主也有些失神地接受了這個解釋,畢竟少女口中即便失敗也依舊從容自若、仿佛一切都盡在掌控中的姬重瀾很符合她對故人的印象。行為邏輯是對的,因果脈絡也都牽連得上,再如何不愿相信,太陰宮主也無法再繼續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