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受白鳳公主謀逆之事牽連,族中部分子弟被判死刑,部分流放,另一部分沒受牽連的弟子則站在了別的陣營或是罷黜。這一點,俗家弟子怕仙門弟子不知朝政便特意點明了這一點,宋從心這才知道,這個世界很少有“誅連”的說法。
這一點與宋從心前世所知的三國有點類似,同一個家族的弟子站在不同陣營之上為自己認定的明主出力是常有的事情。這些陣營不同的族人權場相逢也會彼此算計,下死手也不算少見。有些世家為了保證自己家族的延續,甚至會在站隊中投注多方,以此為家族留一條后路。
謝家是傳承久遠的大世家,經此一遭雖然元氣大傷,但到底還是留存的火種,只是放棄了在咸臨國內地領地,舉族遷移至咸臨南方的羅素國。
宋從心翻看這些情報時只覺得心里發沉,她發現長公主在位時期,咸臨國政處于一個“君強臣弱”的境況。而在持掌兵權的長公主被罷黜、宣懷王已經年邁、皇室沒有強而有力的皇儲的情況下,按理來說應當過度到“君弱臣強”的階段,但咸臨國沒有。各大世家都很安分,仿佛各家聯合彈劾長公主便是他們瀕死前破釜沉舟的最后一擊,而咸臨國備受敬仰愛戴的,竟然是一位國師。
“這個國師又是什么角色”關于國師的情報十分模糊,只知道他不輕易現于人前。而且,對方似乎是個修士。
修真者修為越高,距離紅塵便會越遠,因為這本就是一條令生靈超脫命途因果與死生輪回的天之道。從請報上來看,這位國師便很有修士的風范,他時常閉門不出,不與朝堂結黨,不與人間干政,看上去無欲無求,兩袖清風。
但,擔任“國師”便代表著將自己命途掛靠在一國之上。人間氣運系于一身,任何舉措都牽連因果無數,這便注定對方再無法走上天之道。
這位國師難道是寧可沉淪泥淖、自毀仙途也要福澤一方的圣人嗎宋從心覺得有些微妙。
當然,對于拿到手中的情報,宋從心并沒有盡信。在內門都有可能被滲透的情況下,對掌控力度遠不如內門的凡間界,她需要隨時保持警惕。
安武城的茶樓中沒有打聽到有用的情報消息,宋從心和梵緣淺打算前往帝都,調查一下咸臨國究竟發生了什么。
“阿和,你怎么看”宋從心問梵緣淺。
梵緣淺下意識地想要雙手合十,隨即又很快反應了過來,雖然已經破了閉口禪,但習慣使然,她還是不太愛說話“百罪加身,真也假也”
確實,這也是問題所在。而且還有一個疑點,管事弟子曾經說過,無極道門遣去桐冠城教化百姓的兩名俗家弟子都被宣懷王以“贊譽”的方式宣進了京城。若白鳳公主當真被判處了謀逆,連追隨她的軍隊都被視作叛軍,為何獨獨這兩名俗家弟子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