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從心在與諸位膳房師傅商談過后,點了幾名有意向深造的師傅前往內門。
左右大廚們的手藝都不錯,而她既然要在內門修繕食齋,自然不能厚此鄙薄只優待老饕一個人。就算已經辟谷了,偶爾也會有長老或弟子想要打打牙祭、體驗體驗人間門煙火的,再不濟,還有不少年歲尚小的弟子仍舊貪戀口腹之欲。
這本來只是一件小事,但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宗門內部居然隱隱興起了反對的聲音。
“有意思。”宋從心查閱了筆錄后卻不由得微笑。
有些事已經隱隱冒出了苗頭,雖然聲勢不顯,但對于宋從心來說已經足夠。看來她平安無事地從苦剎之地中歸來、閉關兩年后卻毫發無傷的消息對于某些人來說無疑是一記重創,以至于行事逐漸沉不住氣,開始展露出端倪來。
顯然,取代高層再向下滲透的方法行不通,那隱藏在暗處的人便反行其道,從底層開始了腐蝕與滲透。估計幕后之人覺得她在幽州之亂即便不死也要重傷,再不濟也應該道心受損,再起不能。因此,對方這兩年來小動作不斷,可見她出關后不僅沒有衰頹之態,修為甚至還更上一層樓,這坐在幕后的持棋之人也終究是坐不住了。
在失去白面靈之后,幕后之人根本不知道苦剎之地究竟發生了什么。只能猜測苦剎約莫是被宋從心控制或者毀去,而那些人偶也因此失去了蹤影。雖然有前任佛子梵覺深同樣是知情之人,但宋從心總覺得這位亦正亦邪的魔佛跟算計這些的人并非一路的。魔佛如舍如果真的對苦剎與紅日感興趣,那他在當初離開苦剎之時便能對宋從心動手,倒也不必顧慮至今。
外門的“奉劍者候補”之事只是某股針對掌教一脈的風氣的縮影,從對方刻意營造出來的輿論趨勢可以看出,幕后之人似乎將宋從心當成了明塵上仙那般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人。然而宋從心自家人知自家事,她在行事作風上或許不如師尊那般強硬,但她的忍耐底線卻比明塵上仙更低。
“貪圖口腹之欲必將影響道心。”宋從心持著文宗,闔眼,“是想在之后再指責我獨斷專行,不容異議吧”
正如宋從心在外門中歷練掙扎的三年,道心這種東西若是輕易便能動搖,那自然也談不上以后了。
宋從心并不是容不得他人說自己不好的人,但這些帶刺的言論背后是有心之人的煽風點火。在對方看來,身居高位的道門首席要么心在九州無意去管身邊的微末小事,要么她注意到了但不在意,放任流言蜚語繼續發酵只是一昧獨行。
對方的猜測沒什么問題,畢竟明塵上仙乃至整個無極道門過去面對其他勢力時一直都是這副態度。要知道外道之事總是刻不容緩,各方勢力的扯皮糾紛卻不知道要拖沓到猴年馬月,如果第一仙門的行事作風不強硬一點,孩子餓死了才想起來喂這種事是不會少見的。
背后之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而火焰往往是自微末而生,最后逐漸燎原。
“但我和師尊不一樣。”宋從心捏了捏眉心,“我不會認為,傷疤是不能被人看見的。”
烈士的犧牲要寫在課本上,一寸江山一寸血的過往要死死地烙印進孩童們的眼眶。只有這樣,盛世太平的難得可貴才不會被世人遺忘。
宋從心將明塵上仙所銘記的那些過往盡數留存下來,供奉在白玉京中。雖然眼下還不能暴露苦剎之地的存在,但終有一天,真相會大白于天下。